阅读记录

第二百二十九章 甄家太妃薨,大魏无间道![2/2页]

红楼:开局把薛宝钗带回家 迷糊又无奈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p; 虽然知道经过上次铁网山的事,他和冯一博早就有了裂痕。
      但冯紫英似乎没想过,他会真的翻脸。
      “翻脸?从头到尾我都在都中,一步未出。”
      冯一博闻言嘴角上翘,可眼中却毫无笑意,又道:
      “从头到尾,都是你们自导自演,让我下我就下,让我上我就上,我翻什么脸了?”
      他心中有些疑惑,总觉得冯紫英有些变了。
      却又一时说不上哪里变了。
      气急败坏?
      “一博~!”
      冯紫英皱眉低呼一声,又急道:
      “这事不是你想的那样,他们惦记的是东海郡,并不是故意针对你。”
      这话说的,怎么感觉像是……
      冯一博更加疑惑,但还是回道:
      “惦记东海郡,东海郡什么事也没有,没针对我,把我逼得辞官。”
      说到这里,冯一博有些恍然。
      他知道哪里不对了!
      今天的冯紫英,从头到尾,好像不是来说服他。
      反倒像是故意激怒他一样。
      可这样,就让他更想不通了!
      冯一博心中电转,口中道:
      “紫英兄,我还是那句话,我和东海郡不熟。”
      冯紫英闻言,似乎有些气急败坏。
      他直勾勾的看着冯一博,半晌才道:
      “你直说想要怎么样才肯罢手吧!”
      这次不是激怒他,而是让他提要求?
      “我都没出手,罢什么手?”
      冯一博没想明白,只能继续装傻,又道:
      “有那功夫,不如在哪受挫,在哪想办法。”
      听到这话,冯紫英立刻怒道:
      “若是东海郡搭理他们,哪里还会找你?”
      冯一博脑子里“轰”的一下。
      一道闪电划过,瞬间想通了很多事。
      这道闪电就是冯紫英说的……
      “他们”!
      冯紫英从头到尾,对开国勋贵的代指,都是“他们”!
      按理说,他也是开国勋贵的人。
      冯紫英应该用的是“我们”!
      可今天他不仅一反常态,说的都是容易激怒自己的话。
      而且连续三次,用的都是“他们”!
      这说明什么?
      说明冯紫英并不是真心来劝他,反而是来引起他的反感。
      若是冯一博被他惹怒,彻底和开国勋贵决裂。
      那结果对谁有利?
      无疑,是新贵!
      冯紫英平日游走于开国勋贵身边,还和仇鹏你死我活的。
      都是障眼法?
      大魏版的无间道?
      发现了这个可能,冯一博没有表现出来。
      他依旧顺着刚才的语气,回道:
      “原来是东海郡走不通了,才把我又推上来,想让我去和东海郡说话是吧?”
      冯紫英一脸愤愤的看着他,却不出声。
      这是默认了这个说法?
      “不说话,那就是这个意思了。”
      冯一博哂笑着说了一句,又道:
      “让我斡旋就拿出态度来,把我推下去再拉上来就想让我感恩?”
      说到这里,他笑眯眯的看着冯紫英,口中道:
      “紫英兄,没有这么办事的吧?”
      冯一博原本只想先拖一拖,算是出口恶气。
      同时也卖新晋勋贵一个人情。
      但冯紫英的表现,让他有了新的想法。
      若冯紫英真的是新晋勋贵的人,那自己未必不能反过来利用一下。
      果然,冯紫英听到冯一博要提条件,直接问道:
      “你想要什么?”
      这是想让自己提条件。
      有了前面的铺垫,自己提的条件肯定异常苛刻。
      想到这里,冯一博更确信了几分。
      但他没急着提条件,而是笑眯眯的道:
      “我什么也不想要。”
      冯紫英闻言顿时一愣,随后怒道:
      “你!”
      “别急别急,听我把话说完。”
      看到冯紫英的表现,冯一博觉得试探的差不多了。
      显然这个怒是表演,愣才是他本来的反应。
      “我是什么也不想要,就是我恩师在礼部尚书的位置两年多,我觉得他应该可以入阁了。”
      说到这里,他似笑非笑的看着冯紫英,又道:
      “你说呢?”
      冯一博看似漫不经心,但眼睛却死死盯着。
      冯紫英的一举一动都在他的眼中。
      此时听到自己的条件,冯紫英整个人不易察觉的微微一松。
      随后,马上又紧绷起来,还恨恨的道:
      “这事我做不了主。”
      这戏也不太行啊!
      到底怎么卧底这么久,还不被发现的?
      冯紫英的表现,看得冯一博想笑。
      虽然戏一般,但自己还得继续陪他唱下去。
      “什么做不了主,就是咱们兄弟之间,随便唠叨一句,紫英不会当真了吧?”
      冯一博笑着说了一句,又道:
      “确实是我唐突,内阁四位阁老,岂是能背后议论的?”
      说完,他就出了亭子,又忽地转身,问道:
      “是吧?”
      他回身的瞬间,看到冯紫英浑身一松。
      听到他的声音又立刻紧绷。
      冯一博微微一笑,当下也不等冯紫英回应,就头也不回的上马离开。
      “他是这么说的?”
      送殡的队伍很慢,冯紫英很快就追了过来。
      把冯一博的要求一说,北静郡王顿时皱眉。
      随后就烦躁的来回踱步。
      沉吟半晌,他口中又喃喃道:
      “陈勤之很早就开始告老,只是圣上一直苦苦挽留,若能促成此事,李守中入阁的事就顺理成章。”
      陈勤之和张松越一样,都曾是景顺帝的老师。
      景顺帝甫一登极,他就上《谨始十事》。
      其中定志、爱民、崇俭、用人、接下、听言等等问题,都是针对实际情况而发。
      之后还累本上奏,全都是针对朝中弊端出声。
      这些建议不仅极有针对性,还都言之有物。
      可惜的是,景顺帝尝试后却发现推行艰难。
      不久之后,朝中党争初显端倪。
      陈勤之知道这是景顺帝揽权的手段,从始至终都不发一言。
      慢慢的,内阁中只剩下张松越一个人的声音。
      但北静郡王知道,陈勤之在景顺帝心中的地位,丝毫不逊张松越。
      景顺帝留下陈勤之,很大程度上是有改革之意。
      只是显然,时机未到。
      陈勤之定然也明白这个时机是什么,但却不看好他能等到。
      因此他多次上疏请求告老。
      除了最开始的几次除了上疏之外,他一直没有别的动作。
      因此倒是也没多少人在意他。
      可北静郡王知道,内阁四人中。
      虽以他为次,却是个不容忽视的人物!
      “冯渊的意思,到底只是让我们不要阻拦,还是想要我们现在就助推一把?”

第二百二十九章 甄家太妃薨,大魏无间道![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