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百八十二章 医者仁心和村医手册[2/2页]

红楼:开局把薛宝钗带回家 迷糊又无奈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况长期卧病在床,很可能就要失去生活来源。
      因此,这样的村医药方,不用管什么副作用。
      迅速起效的,才是最好的药方。
      说道此处,冯一博微微一笑,随口画起了大饼,道:
      “书成之日,造福一方,千古之后,定不逊《备急千金要方》!”
      《备急千金要方》是药王孙思邈的着作,本意和冯一博所说的确实差不多。
      都是为了应急的成方。
      但孙思邈是唐代的人,很多东西局也限于那个时代。
      这本医术肯定是一部奠基之作,也有着很强的指导意义。
      但不得不说的是,不少药方也好,或者药材也好。
      要么已经消失,或是贵的买不起。
      要么证实无效,有了更好的解决办法。
      所以,即使是中医,也不是越古越好。
      世间一切,都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没有什么以古为尊,也没有什么能亘古不变。….就连圣人的话,每个时代也都有不同的解读。
      说来说去,就是这本书已经无法完全适应这个时代了。
      不过,冯一博画的饼还是有些太大。
      王济仁一听就微微撇嘴。
      没办法,《备急千金要方》的地位太高。
      其中包罗万象,肯定不是一本什么《村医手册》能比的。
      冯一博自然也清楚,二者无法比拟。
      但他要的就是简单。
      他坚信,《村医手册》对于东海郡一地的医疗发展。
      比《备急千金要方》那样几百年前的医书,能发挥的作用更大!
      何况,他之所以找王济仁这样的名医编撰,是想要保障其最佳效果。
      并非是要搞出一本医学巨着。
      但此时见王济仁有些不信,冯一博就笑着道:
      “我听闻:‘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
      这段话,王济仁可太熟悉了。
      这正是《备急千金要方》的第一卷,《大医精诚》一章所载。
      对于这个时代,任何一个学医的来说。
      这都是要背诵默写的内容!
      学医先修德,是这个时代的普遍观念。
      千金方里的第一卷,就都是关于医德的内容。
      冯一博没研究过后面的,但关于医德的记述还是看过的。
      说道此处,他不由赞道:
      “医家药王此言,与我儒家亚圣的‘恻隐之心,仁之端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亚圣自然就是孟子。
      王济仁不知道他从孙思邈说到孟子,这样东拉西扯的,到底是什么意思。
      闻言只微微皱眉,并没出言打断。
      “正是因为医者仁心,药王才会撰写《备急千金要方》这样的书。”
      这话不假!
      《备急千金要方》中的“千金”二字,就是孙思邈以人命重于“千金”之意所取。
      所以这本书,也被简称为《千金方》。
      孙思邈认为,每一个药方的价值,不是因为其价格,而是因为能救人于危殆之中。
      这也是千百年来,每一个真正医者的共识!
      冯一博这话的意思,显然是在说:
      你王济仁撰写《村医手册》,就是在继承孙思邈的遗志。
      事实上,冯一博说的《村医手册》。
      就是准备按照《赤脚医生手册》的理念,沿用《千金方》的模式进行编撰。
      所以说是继承孙思邈的遗志,倒也不算错。
      “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
      这话依旧是《千金方》里所载。
      冯一博随后引用,一脸正色的继续道:
      “若是《村医手册》问世,虽不能治一国,却也能医一郡,是不是上医不知道,但肯定在中医之上!”
      说到此,他微微一顿,随口吟诵道:
      “他日桃李满天下,遍地医者入你门,名扬海外传道统,儒有亚圣药有君!”
      这随口吟诵的打油诗一出,王济仁只觉脑子里“轰”的一下!
      冯一博将他和孟子作比,显然是说他写好了这本书,就仅次于孙思邈。
      差不多说他是“药王第二”。
      这样的马屁太过,他倒是没往心里去。
      但冯一博的前三句,包含的关键词:
      “桃李满天下”,“医者入其门”,“海外传道统”。
      却描绘出一副未来的美好图景。
      不得不说,就在这一刻。
      他学医的初心,似乎被冯一博的大饼,给唤醒了!
      “医者仁心”四个字,不断在脑海中盘旋着。
      那三句话,最终也汇聚成一句话:
      若是能着述一本这样的医书,他日西去也能留下一桩美谈。
      王济仁刚露出一丝微笑,想要点头。
      忽地又反应过来不对,皱眉道:
      “您说的这个地方,在哪?”
      “东海郡。”.
      迷糊又无奈提醒您:看完记得收藏

第二百八十二章 医者仁心和村医手册[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