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百二十一章平仿[2/2页]

随身博物馆 和光万物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nbsp;   你也说了,这是仿作。
      两千万是不可能的!
      毕加索的真品才多少钱?
      我最多给你两百万法郎。”
      “不卖!”张俊平很干脆的摇头道。
      说着又要拿画走人。
      这次是女店员拦住张俊平,“先生别着急,讲价自然是你来我往的。
      你让一点,我老板再给你加一点。”
      这女店员长的只能说是一般,但是身材不错,最关键是气质很好,有一种知性美,说话的声音也很好听。
      让人听了忍不住心生亲近之意。
      “我让一百万法郎吧!一千九百万法郎,这是最低了。”
      “五百法郎,这是我能出的最高价了。
      你这比较不是毕加索的真品。”
      张俊平作势又要走,又被女店员劝下。
      在女店员的居中说和下最终张俊平以一千万法郎一幅的价格把四幅仿毕加索油画卖给了对方。
      签了合同之后,张俊平拿到了一张四千万法郎的支票。
      出了画廊,张俊平往前走了一段路,看了看身后没人跟踪,转身进了一个公共厕所。
      过了几分钟,拿着一卷画布走了出来。
      又走进另外一家画廊,用同样的方式,以一千一百万法郎一幅的价格,卖给对方四幅仿毕加索的油画。
      法国是艺术之都,大大小小的画廊足有数百家之多。
      张俊平中午都没吃饭,一直忙到晚上画廊关门,才把三百多幅油画全部卖出去。
      之所以,这么着急,就是为了打时间差。
      虽然张俊平是以仿品卖给对方的,而且合同上也没有写明这就是毕加索或者达芬奇的画,只说是某某油画。
      但是,那些买画的老板,可不是当成是仿品买的。
      在他们心里,都是认准了是真品才会如此爽快的买下来。
      不然,就算是画的再好,他们也不会给这么高的价,或者不会现金收画,最多就是寄卖。
      寄卖是画廊最长见都一种交易模式。
      画家把自己的画放到画廊里,由画廊代卖,卖掉之后,画廊提取一定比例的佣金,剩下的交给画家。
      张俊平之所以这么着急,就是怕他们发现这些画真是仿品。
      虽然张俊平仿的比真的还真,可市场上一下子出现几百幅十几个著名艺术家的画的时候,必然存在问题。
      不是贼脏,就是仿品。
      所以,张俊平赶在一下午的时间,把这些画全部出手。
      第二天,张俊平吃完早点,没有化妆,直接以本来面目,拿着支票来到瑞士联合银行法国分行,把支票存进去。
      先把支票落袋为安。
      这次可真是大丰收,三百四十五幅画,平均成交价大约是一千万法郎。
      一共收入三十四亿五千万法郎。
      不知道那些画廊老板知道事情真相后,会不会吐血。
      存完支票后,张俊平直接乘坐出租车,前往机场。
      购买机票,飞往普鲁士。
      傻子才会留在巴黎等着人家报复呢。
      就算是不报警,人家也不会就这么认倒霉。
      这些画廊,能一下拿出这么多钱,背后的老板都不是简单人物。
      一直到张俊平抵达柏林,巴黎的事件还在酝酿中。
      此时,斯图亚特画廊背后的大老板,乔治·费尔伯恩已经知道自己的画廊收到几幅精品油画。
      乔治.费尔伯恩自然都非常开心。
      先拿回来自己欣赏一番后,开始安排管家,准备开趴体。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艺术品收藏的乐趣就在于分享。
      或者说在于炫耀和装逼。
      其次则是升值。
      吩咐完,管家准备趴体,自己则开始打电话邀人来参加趴体。
      打了几个电话之后,乔治.费尔伯恩感觉事情好像有些不对劲。
      因为他打电话的几个朋友,他们也都收到了几幅精品油画,都是近现代著名艺术家的作品。
      乔治.费尔伯恩顾不得再打电话。
      把油画拿出来,又仔细研究了一遍,依然没有发现问题。
      画风,用笔手法,甚至色彩都符合毕加索的特点。
      可是,市场上一下子出现这么多毕加索的油画。
      难道是有人发现了毕加索留下的宝藏?
      不放心的乔治.费尔伯恩打电话邀请自己熟悉的几位艺术家,鉴定专家过来进行鉴定。
      艺术家们看到油画之后,表情比乔治.费尔伯恩还夸张。
      那是一种为大艺术家的顶礼膜拜。
      几位鉴定专家,一开始也没有发现问题。
      直到有一位专家,用手触摸了一下油画,突然大声叫嚷道:“这是什么?”
      一石激起千层浪。
      众人纷纷疑惑的看着专家。
      “你们看,这里,这好像是汉字。”
      “汉字?”
      “对,中国人的文字!我之前研究中国古文物对中国的汉字也做了一番研究。
      这里,你们调整一下角度,就会看到,有两个汉字。”
      这个发现,无疑证明了这些油画是仿品。
      发现是仿品,这对那些艺术家的打击更大。
      其中有人自称是毕加索的学生。
      作为老师的学生,居然没有分辩出老师的画是真是仿。
      乔治.费尔伯恩面色阴沉的问道:“能确定是哪两个汉字吗?”
      “这两个字是,平仿。”
      “平仿?”
      “对,应该是一个叫平的人仿的这些油画。”鉴定专家解释道。
      “丹尼斯谢谢你!要不是你的发现,我们还被蒙在鼓里呢。
      你稍等一下,我打个电话。”乔治.费尔伯恩客气的说了一句,转身去打电话。
      此时,不止乔治.费尔伯恩感觉到出了问题。
      其他几个画廊幕后老板也得觉察到事情不对劲。
      也都纷纷请来油画艺术家和鉴定专家,来对油画进行鉴定。
      只可惜,并不是所有人都香丹尼斯一样对中国古董和中国文字有研究。
      所以,直到乔治.费尔伯恩打电话,他们也只是直觉这些油画有问题,可是哪里有问题,又说不上来。
      主要还有一个原因,大家都陷入了一个误区。
      因为张俊平选择的模仿的艺术家都是近现代画家,所以大家自动忽略了年代鉴定的办法。
      毕竟,毕加索刚刚去世才五年。
      如果有人去鉴定一下年代的话,就会发现问题。
      结果,灯下黑,都不自己忽略了这一点。
      接到乔治.费尔伯恩的电话之后,大家一起聚到乔治.费尔伯恩的庄园里。
      很快,丹尼斯就在所有的油画上,无论是毕加索的,还是达.芬奇的,又或者鲁本斯的作品上,都发现了“平仿”两个字。
      乔治.费尔伯恩,眉头紧锁。
      他倒不是心疼那四千万法郎。
      四千万法郎而已,对他来说,还不至于到伤筋动骨的份上。
      不客气的说,他每年用于购买艺术品的钱,都远不止这些。
      乔治.费尔伯恩担心的是“平仿”对艺术品市场的影响。
      如果这件事传出去之后,毕加索,达芬奇等近现代艺术家的作品,必然会受到冲击。
      至于说封口,今天这么多人,乔治.费尔伯恩还没自大到,自己一句话就能让在场人全部闭嘴的地步。
      果然,就像乔治.费尔伯恩猜想的那样,“平仿”就像是一颗炸弹,扔进了巴黎的艺术品市场。
      市场上的艺术品,尤其是油画,受到的冲击最大。
      普遍下降了百分之三十左右。
      受油画的牵连,其他艺术品的价格也有所下跌。
      然后,后续还在继续发展。
      ------题外话------
      五千字。
      继续求月票

第二百二十一章平仿[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