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324章 这小子有点东西![1/2页]

重生1979去种田 暗黑小鬼鬼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到时候窝们会给粑粑也带几串冰糖葫芦过来滴。”小饭团怕刘铁锤不同意,当即又连补充了一句。
      “好吧!你们去吧!不过你们路上要走慢点。”刘铁锤见大龙带着几个黑衣人真的在大门口右侧的街道上等孩子们,没有办法之下只得妥协的挥挥手。
      “嘻嘻……粑粑再见。”小饭团闻言那是开心的牵着小红薯跑了。
      “等哈我。”小辣椒带着小豆包、小潘子跟在了后面。
      刘铁锤笑着目送孩子们离开。
      门口的武乡长等乡干部也是淡笑看着这一幕。
      毕竟这几个小丫头太可爱了。
      不关注都不行。
      眼见刘铁锤看了过来。
      武乡长连忙迎了上去:“是不是觉得有些意外,咱们又见面了?”
      “嗯,”刘铁锤面无表情的点了点头。
      之所以这样。
      那是因为因为一看到武乡长。
      就会让他想起黄鹤乡农具订单被抢走的事情。
      媳妇姜冬菊因此晚上还大哭过。
      他更是夜不能寐。
      现在想想。
      这一切的起因。
      都是眼前的武乡长。
      要不是武乡长出尔反尔。
      哪里会有现在这么多的事情。
      “我知道你现在很不待见我,更加知道你此时的心情。”武乡长见刘铁锤惜字如金,对他没有什么好脸色,当下苦笑一声说道:“不过就算是这样,有些事情我还是要当面跟你说一下。”
      “是吗?”刘铁锤看向了武乡长,刚毅粗犷的脸上有着冷漠。
      “是真的。”武乡长认真了起来:“我把大同铁匠铺的农具订单给取消了。”
      “呵呵……但这关我什么事?”刘铁锤冷笑。
      当初为了留住黄鹤乡这个订单。
      他跟姜冬菊就差跪下来了。
      可武乡长等一众黄鹤乡的干部。
      愣是觉得大同铁匠铺的农具价格便宜更加有竞争力。
      所以即便是在王乡长的介绍下。
      他们最后还是将价值上万的农具订单给了大同铁匠铺。
      而现在不知道什么原因。
      居然又将给了大同铁匠铺的农具订单给取消了。
      还反过来找他,告诉他。
      这什么意思?
      当他是猴在耍吗?
      “铁锤,你话不要说的这样难听,这怎么就不关你的事情了呢?”武乡长闻言讪笑了一声:“难道你就没有听出来吗?我现在带着黄鹤乡的一众乡干部过来找你,是觉得你打造出来的农具质量更加的可靠。”
      “不错。”
      “要不然我们要不回来否则脸皮过来找你了。”
      “事实上我们黄鹤乡也有铁匠铺,但打造的农具质量,真的是一言难尽。”
      “所以我们才舍近求远来樟木乡的集市左挑右选,其目的就是想给村民们买到称心如意的农具。”
      “而农具又关乎着以后粮食的生产,这可马虎不得啊!”
      几个乡干部这时也语重心长的跟着说了一句。
      但刘铁锤却是听不下去。
      反而觉得有些恶心。
      当然了,他也不傻。
      听出了大同铁匠铺打造的农具质量不行的意思。
      要不然的话,武乡长只怕根本就不会过来找他。
      到此,刘铁锤也终于明白姜初阳之前让他的铁匠铺走精品路线的最终用意。
      原来生意要做长久,质量才是最根本的。
      其他的那一切都是浮云。
      而大同铁匠铺正是没有将质量当回事。
      最终才会自食其果。
      但现在这些已经不重要了。
      因为为了跟大同铁匠铺竞争黄鹤乡的农具订单。
      之前已经将价格压的很低了。
      可以这样说。
      要想在追求质量的同时。
      又赚到钱。
      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所以——
      刘铁锤转头看向了武乡长:“你现在说我铁匠铺的农具质量好也没用了,因为你们之前的所作所为,已经伤了我跟媳妇的心。”
      “所以,以后你们黄鹤乡的农具订单在大。”
      “在赚钱,我也不会做。”
      说完这话。
      刘铁锤转身就走进了铁匠铺。
      对于他来说。
      与其跟武乡长废话。
      还不如给姜初阳打下手学点东西来的实在。
      “不是,铁锤你别这样啊!”武乡长见状,一愣之下那是连追了上去。
      其他几个乡干部见状,在对望了一眼后也连跟在了后面。
      之所以这样锲而不舍。
      那是因为过完年就开春了。
      这要是农具方面还没有着落。
      那是会耽误黄鹤乡一年粮食的生产的。
      他们倒是无所谓,毕竟吃的是公粮。
      但黄鹤乡的百姓只怕要倒霉了。
      一个弄不好只怕饿死人的现象都会发生。
      这话可不是在危言耸听。
      而是八十年代是一个农耕时代。
      农民种田可不只是填饱自己的肚子就行。

324章 这小子有点东西![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