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七十四章 开识[1/2页]

陵山 二十一层楼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有一个很是出名的颂子。
      譬如巨海浪,斯由猛风起。
      洪波鼓冥壑,无有断绝时。
      藏识海常住,境界风所动。
      种种诸识浪,腾跃而转生。
      ………
      这则颂子,跟厚海的修行体系十分相似,冥冥中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联系。
      前面就讲过,厚海的修行分为,开识,通觉,明见海,自渡,转生,无我。
      但是,好像又不完全一样,毕竟厚海有着一个传说中的境界,无我之境。
      ………
      不过,无我之境太过飘渺,究竟存不存在也说不定。
      不如就从开识说起,这也是第五仲冬目前最关心的事儿。
      ………
      开识。是厚海修行的基础,是踏上修行的第一步。
      开识,开的是识海。
      识海,其实是佛家的说法,道家称为天眼。
      并不是什么虚无缥缈的东西,医学上把它称为松果体,位于间脑脑前丘和丘脑之间。
      ………
      如何开得识海,踏入修行。在厚海无非就是三种方式。
      一是自小研学秘法经典。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少有杂念的童稚之心,依靠研学秘法经典成就的识海,最是纯粹。在通觉和明见海境也走得最是顺畅。
      不过,却是会在突破自渡境时遇到阻碍。
      ………
      二是转生境的强者出手,帮忙点开识海。
      转生境的强者帮人点开识海一点儿都不难,如果转生境的强者愿意,可以说在厚海人人都可以修行。
      这也是楚凡西把修行的希望寄托在厚海的原因。
      难点在于,塑造识海。
      塑造识海的目的在于,帮助被点开识海的人,以后在修行这条路上能走得更远。这个过程中,转生境会把自己的修行历程,特别是自渡的经历在被点开识海之人的脑中演绎一遍。代价是转生境强者自己会减少寿命。
      ………
      最后一种方式,是最难的,也可以说是最简单的。当人受到某些极限刺激的情况下,或者是在大喜大悲的刺激下,自己破开识海。
      通过这种方式成就的识海,在通觉和明见海境的修行比较慢,但是却是比较容易突破到自渡境,甚至比上面的两种方法更容易达到转生境。
      毫不夸张的说,在厚海,十位转生境至少有七位是在开识时,自己破开的识海。
      尝试通过这种方式成就识海的人很多,但是成功的人很少。
      原因很简单,往往一个人能看到的自己的极限,那绝不是真正的极限。
      通常自认为的大喜大悲,往往都不能撼动自己的心扉。
      也正是因为通过这种方式成就识海的人比较稀少,因此一旦被发现,就会被各个宗门抢着招收为弟子,视

第七十四章 开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