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的书,还是古书,自己能看不看的明白都两说。
      自己在大唐,也算是半个正儿八经的读书人了。
      让工匠赶紧去弄活字印刷,相信很快就能够有结果了。
      等到活字印刷出来了,一本书,印个几百本,放在书院里,搞好编号,到时候就能往外借阅了。
      还有给孩子们的教材,到时候还是用得上雕版印刷的。
      在到年底的这一段时间里,李复闲着没事儿,就要开始和陆德明一起,整理编写书院的教材了。
      有的是要用现成的书本,有的需要他们来调整或者是重新编写。
      最让李复头疼的,还是自己要给他们出教材。
      就比如学数学的时候,现有的数读,看起来有点麻烦了,在学习的过程中,要让学生们学习阿拉伯数字,九九乘法表。
      九九乘法表这玩意儿,早就有了,稍微改改就能用。
      九九乘法表也叫九九歌,春秋战国时期有的,出自《算法大成》。
      这书,将来印个几百本,也是要给学生当做教材发下去的。
      而这里面的九九歌,是从九九八十一到二二如四止,总共三十六句口诀,也是朗朗上口。
      不过李复也是习惯了自己从小学到的九九乘法表,到时候征集一下老师和学生们的意见,看看是用自己学的版本,还是用《算法大成》的版本。
      李复不由得感慨,这接下来,全是费心费力动脑子的活儿啊。
      本来就不乐意上班,结果到了大唐,还是要上班。
      只不过在自己庄子上“上班”,时间不固定,随便迟到早退,想摸鱼的时候全看自己的心情。
      谁让自己是整个庄子上最大的地主呢?
      当地主也得有点当地主的福利才是。
      重生前,朝九晚五。
      重生后,我在大唐朝九晚五。
      那我重生个锤子,你给我送回去得了。
      入了秋,又下过了好几场大雨。
      庄子上的人对这几场秋雨来的也是满心的欢喜。
      泾河的水位高涨,连带着庄子上的水渠当中,都蓄满了水。
      年前,眼见着就到了李复要送聘礼的时候了,冬至腊八节前,李复回到了长安城,老赵小桃和柳娘他们,这一大家子,都一块回了泾阳王府。
      自家郎君下聘可是件大事,那是要光明正大的走过长安城的大街,风风光光的送到英国公府去的。
      让长安城里也看看,泾阳王府的排场。
      再者就是,成亲送聘礼,哪儿有偷偷摸摸低调行事的。
      泾阳王是要娶王妃,又不是纳小妾,就是要风光,就是要高调。
      反正泾阳王府有钱。
      老赵,小桃,石头,柳娘,甚至是铁柱都到长安城来了。
      自家郎君的人生大事,他们想要亲眼见证着。
      去往长安城的路上的时候,大家伙就是一阵唏嘘。
      当年老赵还在头疼,怎么给自家郎君找个合适的人家的姑娘,成亲,传宗接代。喜欢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请大家收藏:

第865章 扣帽子[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