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的长凳上坐了下来。
      颜家,那真是大名鼎鼎了,历代出人才的一个家族。
      而李复对颜家的好感度,主要是来自颜家的忠君爱国。
      天宝十五年载,史思明攻破常山,常山太守颜杲卿及子颜季明在朝廷不派援兵支援的情况下仍死守至最后一刻,宁死不降,满门忠烈,安史之乱结束,颜真卿在悲愤交加的情绪中完成了这天下第二行行书。
      《祭侄文稿》
      “颜思鲁此人,博学善文,工于诂训,当初是隋朝东宫太子杨勇的学士,长宁王杨俨的侍读,武德年间,在秦王府做记事参军,与我同样都是十八学士之一,武德九年腊月里,离开了秦王府,辞官了。”陆德明说道:“人不在长安,也没有回老家,在外头不知道做什么,今年我才联系上他,还是他知道我在庄子上,在书院里做教书先生,主动写信给我的。”
      颜思鲁和陆德明,都是当年的秦王府十八学士,两人之间,颇有交情。
      或者说,这十八位学士之间,交情都还不错。
      “陛下当年做秦王的时候,府上的能人还真是不少,不管是行军打仗的,还是读书治世的。”李复笑了笑。
      这是秦王府的底气。
      是太上皇当初给的,要是没有当初太上皇的命令,李二凤又怎么能在府上设置什么文学馆?招揽了大名鼎鼎的十八学士呢?
      想起文学馆这事儿,李复就觉得李世民上了岁数之后,糊涂了。
      真是随根了,跟他爹当年出的昏招是一模一样。
      陆德明只是笑了笑,没有接这个话茬。
      “眼下,颜思鲁住在他家祖籍所在之地。”陆德明说道:“人在琅琊,你若是想请,怕是要亲自跑一趟。”
      “此事交给旁人,或许不成,而你,带上我的书信亲自走一趟,展现你这个副院长的诚意,或许,还真能为书院这边,请来一尊大佛。”陆德明说道:“莫要忘了,颜思鲁的背后,还有一个偌大的颜家呢,书院要是有颜家的支持,那将来可是能为你省去很多麻烦的。”
      首当其冲的就是,教书先生的事情不用愁了。
      有他这个老朽的名头,加上颜思鲁坐镇,不管是先生还是学生,都不用愁。
      李复思索着,点头。
      还真是如此。
      “如此的话,这一趟,我还真是要亲自走一走了。”李复脸上露出笑容:“不管如何,我要去见一见他,诚心诚意的邀请一番。”
      “一切都是为了书院嘛。”
      李复的脸上也露出明媚的笑容。
      一名大才,他不远千里跑一趟,也值当了。
      “那我回去之后就写一封回信,详细说说书院这边的事情,也邀请他过来。”陆德明笑道:“我会跟他说,不管是否要留下,先到书院这边看过再说,哪怕是不留在书院,出来走走看看,或者是回长安走走亲戚也是好的。”喜欢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请大家收藏:

第1092章 颜家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