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十二、化成碧血(中)[1/2页]

天行健系列之人之道 燕垒生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就在王趾青向杜休伦表忠心的当口,郑司楚将一个衣服包打好了,递给妻子,心中忽然百感交集,小声道:“阿容,对不起。”
      郑夫人接过包裹来,嫣然一笑道:“怎么了?又不是生离死别。”
      郑司楚道:“阿容,我一直没能给你过上好日子,还要你随我赴险……”
      妻子跟随自己吃了多年的苦,从一个养尊处优的小姐成了一个成天操劳家务的妇人,郑司楚总觉得对不住妻子。此后漂泊海上,会越发辛苦,他更是心中难安。只是没等他再说,郑夫人打断他道:“别说这些了。国难当头,孰能袖手旁观。司楚,那你什么时候过来?”
      郑司楚心中一暖,低声道:“我们两人一块儿走,目标太大。我会在戌时七刻之前跟文豹一块儿到。”
      出发定在亥时一刻,郑司楚已思虑了多时,才定在这个时候动身。他虽然已离开军队多年,但曾经当过五羊城的临时元帅,很可能仍被认出来。而郑夫人当年还曾有过之江第一名媛之号,现在虽然老了,相貌仍是清丽可人,任谁见了都会多看两眼,再和郑司楚在一块,目标就越发大了,因此郑司楚让郑夫人先行出发去码头和宣鸣雷会面,自己再和弟子一同过来,这样就不会太惹人注目了。
      郑夫人虽然从未参与到军政中去,但她心性之聪明,甚至还在郑司楚之上,郑司楚的用意她自是一清二楚。只是想了想,她微一颌首道:“好的。不过你也别拿什么东西了,身外之物,就丢在这儿吧。”
      城南这处宅院,他们住了十多年了。虽然有些破旧,地处也偏僻,但住得惯了自是有感情。一桌一椅,一碗一筷,无不是天天都用的,便是在这儿养大儿子,郑司楚还在后院开出一个小院来种菜练武,郑司楚确是恨不得将这儿的一草一木也全都带走。听得妻子这般说,他心知被这个平生知己看得透了,讪讪道:“当然,我就拿一点小东西。”
      “我们会回来的。”郑夫人说着,忽地拉起了郑司楚的手,“司楚,这是我们的家,我们总会回来的。”
      郑夫人的声音中有种异样的坚定,让郑司楚本来有些微微动摇的心霎时平静下来。他握住妻子的手,小声道:“是,我们会回来的。”
      郑司楚一直对共和有着坚定的信念,发誓要以生命来守护共和。郑夫人却向来不喜欢卷入这些军人政客之中,因此虽然有绝道:“大哥,拙荆这回要去码头,她不惯赶路,还请大哥赶得平稳些。”
      那赶车的道:“这个大佬敬请放心,我在五羊城里也赶了快十年的车了,谁不知道我‘北佬明的?赶车又快又稳当。”
      五羊城的方言甚是特异,不过这赶车的自称是“北佬明”,一口五羊方言不咸不淡,多半是迁居来此的北方人。南船北马,他是北方人,说赶车赶得好只怕不假。待郑夫人上了车,那北佬明喊了声“驾”,赶着车向码头驶去,还真个又快又稳。这车夫一路赶车,一路还在哼哼着:“你看他战甲生光逼日月,你看他刀枪林立寒霜雪,你看他大旗割风笳声咽,你看他……”
      这是一出老戏《战无双》中的有名唱段。虽是北曲,但五羊城中也大为流行,很多人都会唱这一段。北佬明的声音也不算如何好听,有些沙哑,听来倒更有一番滋味。
      郑司楚听他唱这曲子,倒是略略一怔。很久以前,他第一次以本来面目和妻子相见时,便听得不知有谁在唱这曲子,因此记忆极为深刻。而这曲子里那股雄浑和苍凉也让他感慨万千。
      不知不觉,都是快二十年前的事了。郑司楚想着,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现在就看届时能否顺利夺船了,但此时有谈晚同与宣鸣雷二人一力主持,而于佩利初来乍到,立足未稳,注意力也全都放在搜刮五羊城财物上了,夺取复兴号的计划可行性非常高。
      夺得复兴号,那就说明五羊城命不该绝,共和的火种仍能保留下去。可万一不能呢?他突然有些不敢去想。
      回到房里,他上了楼去做最后的整理。那些日常用具其实都不必携带,无非带一些换洗衣服,再就是拿一床被褥。这些其实他早就打好包了,只消一背,也完全是个准备出远门的寻常中年汉子了。只是往屋里看看,满满的都是记忆,便是已经离家数月的儿子,也处处都还留着住在这里时的痕迹。
      天色尚早,郑司楚四处打量了一阵,到了自己屋中。拉开橱门,见好的衣服都已经打了包了,剩下的只是几年旧衣服,还有就是楚翰白婴儿时穿过的衣服。这些旧衣服其实楚翰白也没穿过几年,妻子总舍不得丢,说是给初生婴儿穿,旧布衣服比新布的要好,因为更加柔软。外面的旧衣服嫌脏,儿子穿过的给孙子穿,才可以放心。因为这个理由,这些旧衣服都整整齐齐地挂着,但郑司楚知道那只是妻子的托辞罢了。妻子是看着儿子一天天长大,不复牙牙学语时的天真可爱,总是在留恋着那段时光。只不过就算再留恋,现在也不得不丢掉了。
      如果将来还有回来的一天,这些衣服不知会不会仍挂在橱里。他正自看着,却见橱里还放着一支铁笛。
      这是少年时好友程迪文送他的。程迪文精于音律,现在正在北方做礼部尚书。自己的笛技,有一半就是程迪文教的。这支铁笛做工

十二、化成碧血(中)[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