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两百六十一章 天大的幸事[2/2页]

长生从锦衣卫开始 半章水墨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哈哈哈哈,那是自然,赋税,自然是归于国库!”
      李修爽朗一笑,没有丝毫迟疑便给出了答案。
      此言之下,刘起元没再多言,朝李修拱手一拜,便一扫忧虑,如往常那般老神自在,但,态度,显然已经无比之清晰。
      孙传庭淡然自若,声音铿锵有力:“但凡利国利民之事,孙某,皆义不容辞!”
      “好好好!”
      见几人陆续表态,李修豪迈一笑:“有几位大人同行,吾道不孤啊!”
      孙传庭拱手问道:“敢问秦公,这赋税改革,如何一个改法?”
      “改革之前,有两件事,为重中之重!”
      “第一,本督想来,几位大人应该早已有所猜测。”
      言语之间,李修再次看向那一副大明乾坤图,那上面密密麻麻分布的数百处卫所。
      卫所制度,就好比后世的生产建设兵团,隶属于五军都督府与兵部管辖,军事,民政,乃至于司法,严格来说,都可以说是自成一体。
      在有府县划分之地,卫所,镶嵌其中,占据要害之地,在无府县划分之地,卫所,则彻彻底底的形同一个独立军政结合体。
      甚至,在李修看来,卫所制度,都可以说是大明的第二套统治体系。
      第一套,自然就是传统意义上的郡县统治制度,只不过,在大明,换了个名字,承宣布政司,府县制度而已。
      毫无疑问,对李修而言,在传统意义的郡县统治制度上,他根基浅薄,想行改革之事,也只能借助文官的力量。
      但在这卫所制度上,他根基雄厚,甚至,他就是从这套制度之中起家崛起的。
      他有足够的威望及资本,来改变这一套制度,而卫所独特的自成一体,无疑意味着,改变了它,就改变了大明的半壁天下,且可以对传统意义上的府县制度,或者说另一套制度的改革,形成大势所趋的震慑!
      “秦公的意思是,先整军?”
      孙传庭问。
      “对。”
      李修没有否认。
      “本督清查卫所,扫除弊病!”
      “几位大人,要做的,就是整顿吏治,肃清风气,做一切改革之前的准备。”
      “待本督这边进入尾声……”
      “那就是大势所趋,大局已定,谁也阻挡不了。我等,亦可以放手施为!”
      闻此言,孙传庭几人神色亦是稍显复杂,毫无疑问,李修这般进程,无疑是将所有阻力压力,皆揽在了他自己身上。
      任何一场改革,先行者,或者说,开启者,都将面对既得利益阶层最汹涌的反噬。
      而眼前这位秦国公,选择一手将这份反噬接下。
      沉默许久,孙传庭才拱手一拜:“秦公高义!”
      “本督,只是做该做的事情。”
      “其他的,还得靠几位大人……”
      李修摆了摆手,似是想起了什么,眉宇之间,一抹黯淡之色亦是骤然浮现。
      一场商议,持续了整整一天,直到黄昏时分,孙传庭几位部堂重臣,才在李修的亲自相送之下,出了这国公府。
      当国公府门缓缓关闭,几位部堂重臣,对视一眼,却皆是畅快一笑。
      “*******,*******……”
      “大明,有他,真是一件幸事!”
      幽幽一叹,缭绕,盘旋,几辆马车,亦是愈行愈远,似是朝着偏离轨道的未知,坦然而去……

第两百六十一章 天大的幸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