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四百七十五章 一切,都已经注定…(3000)[2/2页]

长生从锦衣卫开始 半章水墨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与他们无关。
      出头,那恐怕就是天下沸腾的骂名,成为众矢之至!
      “爹去写奏本。”
      最终,张圭章还是道出了这一句话。
      注视着父亲步履瞒珊离去的背影,张煌言抿了抿嘴唇,他知道,他是让父亲背上了一世的骂名了。
      但……利国利民之事,又何惜身前身后名!
      ……
      翌日,乾清宫。
      天子日常批示着各地奏本,桌面上三摞奏本,亦是清楚至极的代表着如今他统治天下的三驾马车。
      前明旧臣,各大“藩镇”,及各地卫所。
      天子翻阅批示的,自然都是“藩镇”以及卫所的奏本,至于所谓朝堂,事实上,早在当初被逼着以武牧民,军政一体,铸造出一个个事实藩镇后,天子对构铸起前明统治体系的文臣士绅,就已经是失望至极。
      他认可文官治国的统治体系,但对构铸起这个体系的前明文文士绅,他已经没了任何一丝一毫的期望。
      要彻底扭转,要让这个统治体系,能够跟得上他这个天子的步伐,不仅仅是一味的查,一味的杀,更要从根源上扭转。
      文化,要革新!
      思绪流转之间,天子却是突然一声轻笑。
      “有趣!”
      望着手中的奏本,天子虽笑容灿烂,但隐约之间,眼中的寒意,却是愈发浓郁。
      这块土地上,没有能够经久不亡的王朝,也没有延续不休的世家。
      但有一家,却是自古至今,不管哪个时代,都稳稳当当的在这片土地上延续着。
      望着手中这封源自山东孔府的上奏,天子笑容愈发灿烂。
      大恒国运刚定,这孔家,就下跪了。
      不得不说,这对天下局势的敏感程度,孔府,可谓是首屈一指。
      他可是记得,当初大恒初立,天大的内忧外患之下,国运飘摇,倾覆只在旦夕之间的时候,孔府,可也是高举反恒复明之大旗的。
      尤其是宣府边关告破,宣化失陷,那口号,可是喊得震天响,甚至,都还出钱出粮,供应了不少所谓的义军。
      而且,当初与后金蒙古,可都是有暗中联络,几方之间摇摆,就等着大恒崩塌,然后好下跪迎接新主子!
      当然,孔府的这些操作,自然都是在他预料之中。
      毕竟,漫漫青史,已然清楚的说明了孔府的节操!
      而历朝历代,之所以能够容忍孔府的毫无节操,自然并非是出于对孔府,对儒家的尊崇。
      事实上,哪怕是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也不过是披着儒家的外衣,利用着儒家统治天下的文化,内地里,还是秦朝的那一套而已。
      而在汉之后的朝代,在儒家已经成为贯彻人心的存在后,历朝历代,依旧尊崇孔家,也只是为了统治所需,向以孔府,或者说,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士绅文人阶层妥协,以及统治者,对儒家文化统治天下的需要而已。
      可现如今,他需要嘛?
      大恒,需要与士绅地主妥协?需要利用儒家文化统治天下嘛?
      他需要的,是这个文明文化的精髓,而不是阻碍时代进步的糟糠!
      他要的,是新文化,是这个文明的传统精髓,再融合新时代的科学,构铸起全新的文化思想。
      至于这个思想,叫什么,是用什么称呼,墨家?法家?儒家?道家?
      显然,都不重要。
      如此,他需要儒家,需要孔府的存在,需要与天下士绅文人妥协嘛?
      显然,也并不需要!
      “朕曾听说,山东有田,半数姓孔,不知此事,是真是假?”
      天子突然出声,似微喃自语,又似在发问。
      王五惊骇,张了张嘴,话到嘴边,却怎么也说不出口。
      孔府!
      那可是孔府啊!
      哪怕他不是读书人,也绝对知道,在历朝历代对孔府的荣养尊崇下,在天下读书人心中,孔府的地位,是有多么的尊崇!
      以他对陛下的了解,这番话,这般神态,显而易见,已然赤裸裸表明了陛下对孔府的不善之意!
      而他的这位陛下,可从来都不止是说说的,刀子握在手上,一言不合,可就落下了!
      对孔府动刀……
      一想到这个场景,仅仅是想想,王五就忍不住一阵颤栗。
      “去吧,去一趟靖国公府!”
      天子摆手,言语之间,不容置疑之意,已然无比清晰。
      “老……老老奴……遵旨!”
      王五颤颤巍巍的跪倒匍匐,声音都在颤抖。
      天子神色漠然,没有丝毫波动。
      在他被逼着另起炉灶,被逼着一步步脱离了传统的士绅地主统治阶级后。
      一切,就已经注定。
      ……

第四百七十五章 一切,都已经注定…(3000)[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