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次日,大清早生姜就到货了。
      直接把货卸到井边,省的来来回回搬。
      颜秀菊两口子也立马带着家伙事儿到井边,准备开始清洗,刮皮。
      太早了,井边没啥人,所以没人看到他们两口子在这洗生姜。
      但是到了八九点左右,来挑水就多了,看到堆的跟小山一样的生姜,眼睛瞪的跟铜铃似的!
      再次感叹夏国华一家要发了!
      而话题的中心人物,夏国华同志已经坐上最早的中巴车,去市里了。
      夏梦思跟他说过市里有个很大的祥云市场,就在东站附近。
      快过年了,所以去市里发掘客户,迫在眉睫。
      夏国华一大早就带着三十斤米花糖和三十斤姜片糖、四十包试吃品去了市里。
      夏梦思下午放学回来的时候,夏国华都还没回来。
      “梦梦,有你家电话,又是要进货的。”
      夏梦思还没进屋,夏顺发就喊了。
      夏梦思连忙跑过去,拿起了话筒:“您好,梦飞食品。”
      一边说,一边把来电号码抄录下来。
      “你好,你们米花糖和姜糖怎么卖的?”
      夏梦思看了眼四周,小卖部人太多了,而且最近她家也很扎眼,现在她来接电话,一个个都盯着她呢。
      夏梦思就留了个心眼,说:“老板,您是批发还是超市?”
      “我是开超市的,五丰镇岔路口云华超市,晓得嘛?”
      “知道知道,五丰镇最大的超市嘛,老板,请问贵姓?”
      “免贵姓夏。”
      “哎呀,那咱们是一家呀,我也姓夏,夏老板,方不方便面谈?我明天带货过来面谈。”
      “电话里不能说?”
      “面谈,正好给您尝尝我们家产品。”
      “那好吧,明天上午我才有空。”
      “没问题,明天我们八点半到,您看这个时间您方便吗?”
      “行吧。”
      “那好的,夏老板,明天见。”
      ~
      小卖部人多,出厂价属于商业机密,肯定不能让其他人知道。
      村里的邻居朋友。也属于客户,过年过节也要从他们家买货,让他们知道出厂价,他们以后再来买东西,如果按零售价购买,心里就会不平衡,也会觉得他们家赚的太多。
      “梦梦,你家生意这么好,赚了多少钱呢?”
      “你们让秀菊帮着洗生姜,一天给她多少钱?”
      “看你们家一天天,卖好几百斤啊,一天有一千块赚嘛?”
      听到这话,夏梦思看着说话的几个大伯大叔们,笑说:“一天要有一千,我家还不安装电话,至于跑这儿接电话啊?早就自己安装一个了。”
      “没有以前,一百肯定有,我看你老子这些天几担几担的卖。”
      “我们批发出去的,利润很低,你看着我们一担一担的挑出去,其实没多重,米花糖体积大而已,我们一次送一百斤去县城,一个人车费就要四块,到县城还要喊车送到人家店里去,又要五六块,一趟车费就要十块了,去掉各种开支,一百斤大概能赚五块钱左右,一天一千,我倒是想哦。”
      实际当然不止赚五块,但是实话肯定不能说。
      不管他们信不信,反正谁问,夏梦思都说没啥赚头。
      回到家里,夏叶飞立马就问:“梦梦,是不是订货的?”
      “是的。”
      夏老太连忙问:“多少?”
      “那老板问价格,小卖部人太多,我没说,约了明天面谈,他是五丰镇三岔口最大的超市的老板。”夏梦思道,“明天,让我爸先带一百斤米花糖过去,如果谈成了,货就卖给他,谈不成,也就一百斤而已,镇上自己摆摊卖一卖,也能卖出去一点。”
      夏国华下午六点半才到家。
      夏梦思就跟他说了这事儿,夏国华当即表示明天早上一早就带着货过去。
      “爸,今天在市里什么情况?”
      “东站客流非常大,我带去的货还是少了,不到十一点,我就卖完了。”说完,夏国华把今天的货款交给她,一共二百二十四块钱。
   &

第23章 留了个心眼[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