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85章 这位爷,有请柬吗?[2/2页]

我的捡漏生涯 笔尖如刀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苹果青釉是真的,保守估计都过五千万,方芳五百万买了这个瓶送了套乡下的院子,十倍利润不止。
      当然,前提是真的。
      我深吸了一口气,尽量用轻松的语气问道:
      “你带黎乾去那个乡下,是你主动带过去,还是他说要去那个地方吃野味或者暗示你去那里吃野味?”
      “好像……是他提起那个地方,然后我带去。”
      方芳看出我脸色不对劲,小心翼翼问道:
      “有问题吗?”
      “方芳,接下来我说的话,你一定要保持冷静。”
      我无奈说道:
      “你中了土鱼篓局了,这个是赝品!”
      鱼篓是鱼夫捉鱼的一种工具,安装在河里面,也不用放鱼饵,就等着鱼儿自己钻进去就出不来了。
      土鱼篓,放在古玩千局上面,也是这个意思,等着人往里跳。
      从八十年代开始,坊间就流传着很多乡下简陋的传奇故事,包括现在都有很多收藏名家都在电视上吹嘘着自己如何在乡下用一块钱捡漏了一个几百万的东西的故事。
      这种故事多了,就有很多人到乡下去捡漏。
      高明的骗子就想出了土鱼篓的骗局。
      在乡下买一套老房子,住上一段时间,碰到来捡漏的蠢货就在家里弄个东西出来,等着别人自己送钱给他。
      而现在方芳就是这个蠢货!
      方芳整个人都愣住了,原本就大的眼睛更是瞪得像铜铃一样的看着我。
      “不……不可能!”
      过了半响,方芳激动说道:
      “这个青釉瓶我仔细看过,它……它不可能是假的,你是不是看走眼了,快……你再仔细看看。”
      说着她手抖的从背包里面拿出了强光手电筒、放大镜和一对白手套给我。
      我一看白手套,就知道方芳的鉴宝水平和她的偷技相差十万八千里。
      瓷器本来就光滑,带手套看瓷器一不小心就碎了,更何况瓷器本身就不怕手上的汗渍,只有看青铜器或者书画的时候,正经会鉴宝的人才带手套。
      当然,一些二缺的电视鉴宝节目上,那些伪专家也会戴个手套。
      “不用看了,这个苹果青釉瓶的造假造假技术很高明,技术仅仅次于狐狸那伙人。”
      我指着瓶经和瓶腹交界部位说道:
      “这里的釉色太过均匀了,古人上釉的时候做不了现在机器那么均衡,往往施釉会出现上厚下薄的现象。”
      方芳有些不信服的说道:
      “单单这一点还不能证明它……它就是赝品吧。”
      我直接把瓶底翻过来,指着“大清康熙年制”几个大字说道:
      “这里是谁明显的错误,康熙三十年以前官窑才会用这几个字,康熙三十年以后烧制的瓷器底部落款应该是‘大清康熙制。
      苹果青釉是康熙五十年以后才烧制出来的东西,又怎么落这样的一个款。”
      刹那间,方芳如遭雷击,脸色惨白,浑身颤抖不已,一屁股的摊在了沙发上。
      我一时间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安慰她才好,才要去厨房冰箱帮她拿瓶快乐肥宅水。
      方芳忽然说道:
      “你刚刚问我黎乾的事,你是怀疑他给我做的局?”

第85章 这位爷,有请柬吗?[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