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59章 又见白石翁[2/2页]

古玩之金瞳鉴宝 捡漏不捡钱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在古代,就算在太平年间,书画的保存也是个难题,因为一些有名气的书画往往会被有钱的藏家收藏,好东西都在一个人手里也不是什么好事,稍不注意发生火灾,一屋子名画名帖就是ldquo;团灭rdquo;的下场,
      这幅画估计也经历过火灾,但运气还算盖了上去,一张仿画瞬间成了lsquo;沈周真迹rsquo;。
      ldquo;还有的读书人或家里穷的揭不开锅,或老母重病,或赶考缺盘缠,听闻沈周的画值钱,自己画了一副画,跑去让沈周题款,好出去卖钱,沈周看了,也是欣然应允题字盖章。
      ldquo;这不是乱讲,而是有出处的,沈周的忘年交,明代名臣、内阁首辅,家,有lsquo;海内文章第一,山中宰相无双rsquo;之称的王鳌说过:先生高致绝人,和易近物,有作赝求题以售者,亦乐然应之
      ldquo;并且沈周的花鸟画讲究一个浑厚质朴与清秀古雅,他的画自有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这幅画上未曾看到超凡脱俗,却是看到了愤世嫉俗,若说是八大山人的我信,说是沈周的我绝对不信!rdquo;
      董鹏程笑笑,ldquo;不要只说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你觉得是这样,但我看着可不是这样。
      ldquo;此画笔墨酣畅,毫不拖泥带水,并且钤印也是沈周的,我觉得当是真迹无疑。rdquo;
      沈愈也笑笑,一副您老别再蒙我的样子,ldquo;此画重点在于这枚白石翁的白文印。rdquo;
      ldquo;这印章有问题吗?我看就很好嘛,要知道白石翁可是沈周晚号啊!rdquo;董鹏程脸上没有任何情绪波动,他盯着沈愈,很是平静的问,就好似这印章真是毫无问题。
      沈愈用毛笔倒转点了下画上的印章,ldquo;这枚印章很有问题,我们先说一下沈周这方lsquo;白石翁rsquo;印章的来历,其实颇为有趣。
      ldquo;据古籍记载,沈周一生隐逸,未曾出仕,但相交遍天下,他非常好客,家里也有钱,纵然算不得土豪,但产业很多,经常以酒会友,以文会友。
      ldquo;有一次明代诗人,著名书法家黄云去沈周的某处别院拜访,恰逢一位道士在沈周处求得一副字画,因为黄云诗书双绝,道士就请黄云在画上题一首诗,让画再添几分名气。
      ldquo;黄云也是爽快,提笔写下了lsquo;千亩何尝贮在胸,出尘标格有仙风;疏髯短鬓俱成雪,消得人称白石翁。rsquo;
      ldquo;沈周为人豁达,见此对二人笑道lsquo;吾年正好六十,以后就称白石翁矣。rsquo;
      ldquo;沈周做事很利落,说做就做,请来同为书画名家的金琮为他亲手刻制了这枚lsquo;白石翁rsquo;印章,因为沈周长寿,在沈周晚年作品中经常能看到这枚lsquo;白石翁rsquo;的钤印。
      ldquo;这枚白石翁印章大约是在成化二十年,也就是公元1484甲辰年刻制的,所以此印只有出现在成化二十年以后的沈周作品上才算正常,绝对不可能出现在沈周之前的作品上。
      ldquo;您看此画写的自题是成化庚寅,这指的是成化六年,也就是1470年,此时沈周这方印章还没刻呢,怎么可能印在画上面?
      ldquo;这完全不符合真迹用印的规律,所以这幅所谓的《枯藤寒鸦图》百分百是赝品!rdquo;

第159章 又见白石翁[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