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0646章 捷报抵京,张公有后,我大明双喜临门啊![1/2页]

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 风少羽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朱七七点点头,依靠着张好古闭上了眼睛休息,小手紧紧握着张好古的大手,仿佛生怕睡梦中夫君又消失一样。
      张好古看着朱七七这样的神情,更是感觉内心愧疚。
      都说国事为重,国事为重,大丈夫四海为家,可是哪个男人心里没有一处柔软的地方,但凡有心的,谁能不念着家眷呢?
      他平日里面对朝廷诸公群臣下属,他是大明的首辅,要淡然自若,要稳如泰山,哪怕情况再危机都面不改色,但他心里又岂能不挂念着朱七七?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齐家尚在治国平天下之前...
      握着朱七七的手,看着朱七七睡着,张好古也是难得的露出了疲惫的姿态,依靠着床沿缓缓闭上了眼睛小憩,这几日,他要好好陪着自己的夫人。
      平静的时日只持续了一晚,在张好古被朱由校的放假的第一天,朱七七刚才还在和张好古说说笑笑,忽然脸上就出现了痛苦的神情,继而那白嫩的额头出现汗珠,张好古立刻让太医和产婆进来,果然,朱七七要生了!
      面对生孩子这种事,两世都是头一回的张好古根本没有丝毫经验,只能看着产婆在那里引导着朱七七。
      本来张好古还想进去陪着朱七七,起码在旁边陪着她,也让朱七七安心,可产婆则是以“男人进产房不吉利”言辞拒绝了张好古。
      在生孩子这件事上,没有丝毫发言权的张好古只得在门外焦急的等着,虽然说产婆的话是封建迷信,但他自己都解释不清楚自己怎么来的,在这件事上,他宁愿信一些封建迷信。
      朱七七在产房里,张好古只能听着她痛苦的喊声而在外面踱步,这个时候,张好古是真的希望如果有满天神佛存在,能保佑朱七七和孩子平安。
      朱七七痛苦的喊叫声不断传来,张好古皱着眉,双拳不由自主的紧紧攥握着,忽然一阵急匆匆的脚步声传来,张好古抬头一看,是朱由校和张嫣来了。
      “朕听说义妹要生了?”朱由校问道。
      张好古点点头:“已经进产房了。”
      朱由校听着那痛苦的喊叫声忍不住也是皱起了眉:“这是什么情况?”
      张嫣看着这两??大男人在这里干着急,说道:“我进去看看。”
      说着,张嫣直接进了产房,她是女人又有生产经验,眼下张好古也只能期望张嫣能给朱七七带去一些安慰和鼓励了。
      产房内,朱七七的痛苦声音一直没停过,那声音让外面的张好古和朱由校都不由得提起了心,看着张好古那紧皱的眉头,朱由校都不知道该怎么宽慰他。
      忽然,朱七七的痛苦声音弱了下去,继而就是产房内一阵慌乱,张好古听着里面混乱的动静忍不住心脏一悸,这不对劲啊!
      果然,一个太医急匆匆出来,见到朱由校和张好古连忙说道:“皇上,元辅...”
      朱由校问道:“里面什么情况?”
      太医有些为难:“皇上,您义妹眼下,是难产...”
      一听难产,张好古整个人仿佛被雷炸懵了一样,整个人脑袋都是嗡嗡的,难产?
      怎么可能?!
      朱由校也是忍不住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太医害怕了,他解释着:“皇上,您义妹身体虽然很好,但体形瘦弱,骨型小,如今...”
      张好古听明白了,朱七七身体没问题,但是骨盆窄,而如今锦衣玉食又有朝廷太医照料,吃得好,胎儿营养吸收的充足,导致孩子大,难出来。
      这营养太好也成问题了!
      朱由校看了眼一旁的张好古,吩咐道:“朕不管你们用什么办法,朕要看到朕的义妹与孩子平安,做好了,朕不会亏待你们!”
      太医只得硬着头皮说道:“臣等尽力。”
      当太医回到产房后,立刻忙碌起来,一盆盆热水端进去,随后一盆盆血水端出来,眼看着朱七七的声音越来越微弱,张好古已经是按耐不住自己要冲进产房了,但他还是被张嫣给堵了出来:“我们在里面忙着,大家都焦急,你现在就在这,不许进去,不许打扰七七。”
      张好古也只得继续在产房外候着,听着里面时而尖锐时而微弱的声音,他的心也跟着七上八下。
      朱由校此时抓住张好古的手:“师父,放心,义妹和孩子一定平安无事。”
      张好古看着朱由校,重重的点了点头:“嗯。”
      深呼吸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张好古默默祈祷着:老天爷啊,你既然让我来到这,那也保佑我的夫人,我的孩子,保佑他们平安啊。
      皇宫内,朱由校和张好古焦急的在产房外候着,产房内,朱七七的声音已经疲惫沙哑,两个时辰了,朱七七都没力气了,可孩子始终没出来,一旁的张嫣都忍不住皱起了眉。
      天渐渐暗了,春雨时节,雨来的就是这么匆忙,不知何时天上已经下起了毛毛细雨,魏公公连忙让小太监拿来油纸伞给朱由校和张好古打上,而张好古望着这场雨,心里却是越来越没底。
      老天爷啊,这突然下场雨是什么意思?!
      北京城内,因为突然的细雨,行人们匆忙到最近的店铺躲避,常言到春无三日晴,这细雨来的突然,让行人们一时间不由得又谈论起最近最热的话题,草原上的大战。
      百姓们在酒馆,茶楼里喝着茶,吃着点心,眉飞色舞,绘声绘色的描述着草原上的大战,仿佛他们亲身经历一般:
      “你们可不知道,曹将军率三万大军与皇太极在草原上鏖战三日,皇太极拼了命的进攻,愣是寸步前进不得,被曹将军硬生生守了下来。”
      “三日,整整三日,皇太极的十万大军是不眠不休,日夜叫阵,但曹将军岿然不动,任他风吹雨打,守得滴水不漏,愣是没让鞑子占了便宜。”
      “这时候,周将军的援军到了,曹将军和周将军合兵一处,与皇太极决战!这一战打的是昏天黑地,日月无光,我大明神机营是万炮齐发,火箭宛如流星坠地连绵不休,打的鞑子是丢盔弃甲,肝胆俱裂啊。”
      “曹将军趁机出动铁骑,我大明三万铁骑横冲直撞,追着皇太极的十万大军在草原上跑了上千里啊!”
      这时有人忍不住问了:“追了上千里?马受得了吗?”
      讲故事的人脸色一僵,这怎么还有个较真的主儿呢?
      正寻思怎么圆过去呢,就听到外面马蹄声响起,哒哒哒哒的急促马蹄声在石板路上非常清晰,红色令旗,胯下军马,这是边关急报啊!
      果然,只听飞骑大声喊道:“大捷!大捷!”
      “赛汗山大捷!”
      “周将军追逐鞑虏八百里,败皇太极与赛汗山!”
      “赛汗山大捷!”
      一听又是大捷,茶馆内的人群忍不住立刻拍手叫好:“好啊!又打赢了!”
      “朝廷又打胜仗了!”
      “好啊好啊,大明王师威武!”
      讲故事的人也来了精神:“你们听见捷报了吗?”
      “周将军亲率铁骑追着鞑子酋长皇太极在草原上跑了八百里啊,这就是追亡逐北,汉时的卫青霍去病不过如此啊。”
      群众们一听大捷,对讲故事人的话也是深信不疑,一个不差钱的让伙计给上了好茶,说道:“周先生,您继续讲,大家伙都听着呢。”
      围观群众纷纷点头:“是啊,周先生您继续讲。”
      姓周的先生得意洋洋的喝着好茶,眼下他编故事那可是自信上来了,大捷都说了,那还有假?
      捷报抵达内阁后,让正在处理政务的内阁诸公都懵了。
      黄立极有些不可置信:“又是大捷,又打赢了?”
      内阁次辅张瑞图揭开

第0646章 捷报抵京,张公有后,我大明双喜临门啊![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