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909章 没有你,对我很重要![2/2页]

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 风少羽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p;说着,张好古有些意兴阑珊的站起身来:“很多人以为我是要当皇帝,但我压根没打算当皇帝,我呢,最开始的确是想着辅佐圣主明君,开创盛世,后来我发现,这个世界上从来都没有什么圣主明君,恰恰就是这些圣主明君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我无意逐鹿,但我知百姓疾苦。”
      朱由检抬头看着张好古:“你以为,你能开创盛世?”
      “皇上,你说我为什么不愿意登基称帝?”
      张好古笑着开口道:“我做了皇帝,那么一切又会是一个新的轮回,即便是我英明神武,睿智果决,那又如何?谁能保证我的后世儿孙不会出现一个朱祁镇呢?谁能知道,在我的后世子孙这里,不会出现一个为了自己的一己私欲而耗费朝廷钱粮的存在呢?”
      朱由检呆滞了。
      张好古则是微笑着开口道:“所以,皇帝自我而终,家天下必须要变公天下,没有君王,官僚本来就应改为了人民而服务!”
      朱由检彻底沉默了,许久,他才开口道:“你这是异想天开!”
      “异想天开么?我觉得不是!”
      张好古就说道:“我们已经证明了,百姓没有地主依旧是可以很好地活下去,可是,地主没有了百姓,那还是地主么?”
      “不管你信也好,不信也好,我接下来将会证明另外一件事情,这天底下没有皇帝,也一样可以开创盛世!”
      “这天下,以后不会再有什么皇帝了。”
      张好古说着,伸了个懒腰:“不知不觉,和你聊了这么久了,今天聊开心了,皇上,还是希望你可以好好的改造,日后,能成为大同的好公民!”
      朱由检看着张好古忽然问道:“你甘心?”
      “你打赢了朕,夺了这天下,你甘心就这么让出去,让别人来坐这江山?”
      张好古扭头看了眼朱由检:“你不懂,你什么都不懂,别以为皇帝很重要,也别觉得你自己很重要。这天下万里江山,没了你们这一类人,才是最好的。”
      “皇上!”
      张好古拿起了茶杯笑着开口道:“你说,是这万里江山对我重要,还是你对我重要?”
      朱由检略微沉吟了一下,而后缓缓的开口道:“万里江山!”
      张好古摇了摇头:“你再猜!”
      朱由检沉思了一下:“难道是我!”
      “不对,你再猜!”张好古笑着开口道。
      “还是万里江山!”朱由检回答道。
      “皇上,你说错了,对我来说,没有你,对我很重要!”张好古笑着开口道:“没有皇权的万里江山才是最重要的,放心,我不会让你在肉体上死亡的,但是,我会让你作为一个皇权的标志彻底的消失!”
      说着,张好古笑了笑道:“好了,你还是回去好好的改造吧,该送客了!”
      随后,张好古再也没看朱由检一眼。
      朱由检不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如何离开了文渊阁,
      今天发生的事情对他来说,实在是太过于惊世骇俗了。
      尽管,有无数人都在跟自己说张好古是无心皇位的,朱由检都是不怎么相信的。
      但是,张好古真一番话说的却是十分真诚。
      天下,难道真的可以没有皇帝吗?
      ……
      ……
      而接下来的生活,对于崇祯来说就是枯燥无味的生活。
      他已经不是皇帝了。
      也不需要为了国事操劳了,现在每天操劳的是张好古,他现在需要做的就是过好自己每一天的生活。
      每天都会有报纸有消息传递出来。
      这对于崇祯来说也是一个获知外界消息的好习惯。
      西历1636年,崇祯九年,大同四年,黄帝历4334年。
      大同正式统一了天下。
      随后,张好古公开宣布了这个消息。
      从前的蒙古,西北,交趾,岛国正式纳入到了大同的版图当中。
      而随后,张好古明确了各个部门,明确了各项职权。
      取消了从前的六部。
      取而代之的就是财政部,这些称呼。
      更加现代。
      但是,中枢的职权也是划分的更加的明确。
      一个是官职,一个是军衔。
      取消了爵位,至于丹书铁券什么的那是更加的想都别想。
      此外设立政务院。
      张好古除了是首辅之外,同时也是大同党的党魁,大同军队的最高司令。
      政务员总枢,这个相当于宰相的位置。
      自然,这个职务交给了卢象升。
      这家伙算是文武全能,历史上是带兵打仗的,现在是被张好古给硬生生的培养成了政务方面的人才。
      然后,就是授衔。
      周遇吉,曹文昭,戚金……也是纷纷收到了重用。
      一众将军们也是喜笑颜开着说什么同喜同喜,授衔晋升,谁不开心啊。
      虽然说大同没了爵位,但是,张好古给的军衔也是显得弥足珍贵。
      而随后,张好古宣布了自己的计划。
      首先,就是裁军。
      现在大同的军队太多了,人数已经超过了三百万人。
      这是一个相当恐怖的数字,现在的全国人口也就是一亿两千万人。
      每天的人吃马嚼,吃喝拉撒都是一个天文数字。
      眼下全国三百多万大军,倒不是说国家养不起,但是现在天下一统,正是修养民生的时候,除了一些必要地方需要用兵,大部分区域都没了战事,所以,该裁军。
      当然,张好古的裁军也不是说要刀剑入库马放南山了,相反,裁军是为了更好的强军。
      裁撤老弱病残,保留精锐,让军队始终保持年轻,活力,充满战斗力。
      其次,就是军队彻底的换装。
      装备更加先进的军事武器。
      而裁撤下来的士兵,除了真正的老弱病残,其余的则是编入到了工程队当中。
      张好古设立了国家企业。
      把这群士兵编入到了重大工程基建企业当中,在另外一个战场上建设国家。
      当然,这个待遇自然也是不必多说。
      除此之外,就是锦衣卫。
      锦衣卫的名字也被张好古给换了,以后就得叫警察了。
      此外就是,特殊警察。
      军方除了野战军以外,不再设置守备军,而是在各省设置守备师。
      取消各地的民兵制度,日后不再设置民兵,改为由军事院训练部统一在各省选拔新兵,统一选拔,统一训练,统一分配。
      各军、各师不再负责招募训练新兵,而是交给军部进行统一训练,统一招募!
      简单来说,就是要让中枢掌握兵权。
      裁兵,优化训练,此外就是真正的渗入到基层当中。
      整体来说,虽然出动的利益很大,但是,靠着他的个人威望还是推动了裁军。
      最主要的一个问题,早就在张好古一统天下之前,蒙古,女真人都已经彻底被打服了,等到朱由检兵败被抓,等到大明朝灭亡,张好古根本就遇不到有什么能拿得出手的敌人。
      西北的准噶尔都还没有完成统一。
      疆域,版图,基本上也已经扩展了目前疆域的极限。
      留着这么多军队,对于财政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消耗。
      基本上,军队是维持在百万左右。
      张好古也不打算走朱元璋的卫所制度,而是进行动员,提高了军人的待遇,慢慢的改进武器装备,再来加大基层的控制力度。
      基本上,这都是吸取了未来的教训。
      当必须要能指挥得动枪。
      未来十四亿人口,其实也就是维持在二百来万左右,自己现在一亿两千万人,维持在百万人已经是差不多了。
      同时。
      张好古也在开始进行剿匪。
      各地的土匪,被彻底剿灭。
      募民实边。
      朱由检每天都看着报纸,大致就是今天灭掉了一股土匪,明天消灭了一伙海盗。
      此外就是贸易。
      整个大同采取了对外开放的态度,整个南洋诸国也开始使用大同的货币。
      再然后,朱由检就在报纸上看到了一个老熟人。
      自己的岳父大人——周奎。
      周奎接单了一笔订单,然后,偷工减料,以次充好,导致了铁路出现了重大事故,造成了一百二十八人的伤亡。
      看到这里的时候,朱由检也是在估计,自己这个老岳父八成是没事儿的。
      好歹,自己这个老岳父,估计也就是赔点钱也就完事儿了。
      然后,大同针对自己的老岳父进行了详细深入的彻查,最终拿到了证据,自己这个老岳父他就是故意的,以次充好,导致了这一次事故。
      接下来的操作,让朱由检都沉默了。
      周奎被直接枪毙了,家产全部没收。
      说实话,看到这里的时候,朱由检是真的感觉畅快无比,自己这个贪得无厌的老丈人最终还是受到了应该受到的惩罚。
      此举,也是张好古特别批示。
      周奎必须要处死,此外,涉案的官员只要是贪污了也要一律处死。
      整个过程,自下而上,调查的格外的细致。
      拿了钱的,贪污的,周奎这个行贿的彻底处死。
      此举,也是彻底震撼了大同朝。
      张好古对待贪官那可是一点都不含糊,更是加大了监督的力量,任何官员的资产跟自己的收入不符合,那就是巨额资产来历不明,直接调查。
      这不像是朱元璋那种见到了就杀,而是直接建立了一整套的制度和模式。
      此外,张好古给的工资虽然低,但是,所有官员的住所,公务费用都是可以报销的。
      至于师爷,书吏,税务员这些的存在,全都被张好古弄成了公职,国家出钱养活着他们,也不需要贪污。
      基本上,张好古还是贯穿了自己当年跟朱由校提到的思路。
      不用贪,不敢贪,不能贪,不想贪的思路。
      周奎的死,这也是对整个大同内部的这些资本家的一次警醒。
      钱,你们可以赚,但是,如果你们真的想要利益最大化,那就要看看我得铁拳到底能不能答应。
      处理完了周奎,张好古随后下令针对全国的铁路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清查。
      查到一个,杀一个。
      一时之间,这些新兴的资本家们也是瑟瑟发抖了,让你们赚钱,提供就业,不是让你们搜刮最后的利益的。
      而最后,张好古则是把铁路的修建计划彻底的收归国有,组建了铁路局。
      铁路不仅仅是一条便利的路,更是大同社安定四方,连接天下的要脉,四通八达的铁路,就是大同天下稳定的基础,没这个东西,张好古还真不敢说推动自己的理想。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
      好歹这也是初中政治课本就教过的东西。
      目前大同的产能也好,生产速度,还不足以在太多地方铺设铁路,张好古还是以燕京府,金陵府为两个点,向四周铺设铁路,此外就是直通蒙古,通往准噶尔。
      先把直隶和南直隶这两个地方的铁路铺设开来,然后南北连接,把这两片连接起来,然后逐步连接塞外。
      西北地区目前不适合修建铁路,就以维护现有的官道为主,让官道更长久一点。
      然后,再来让人来研究怎么往西北修建铁路,往东北修建铁路。
      此外,就是电能的开发。
      张好古承认,自己多多少少也是有些拔苗助长了。
      但是,不拔不行。
      对比起历朝历代的开国之君,张好古有着一个巨大的优势,他足够的年轻。
      今年才三十五岁。
      他还有更长的时间来慢慢的制定自己的规划。
      十年,二十年,三十年。
      三十年之后,自己也才六十五岁,当美国总统都是绰绰有余的。
      如此三年之后。
      朱由检还是离开了功德林。
      现在,已经是没有什么大明朝的皇帝了,只有大同朝的公民。
      而朱由检也开始逐渐的了解张好古的这一套制度运转模式,张好古是一点都不含糊,他虽然说自己不当皇帝,但是,依旧是加强了中央的权力,国家正在工业化转型的时候,这个时候,还把权力分散出去这不是脑子有问题吗?
      最起码,也要等到铁路修建完毕,最起码,也要等到国内可以大规模的生产蒸汽机,最起码,要让大同的商品开始畅通无阻,起码能对外开始掠夺资金回来之后。
      最起码,要让整个亚洲地区都开始使用大同钞票、
      出来的时候,朱由检看到了周皇后,还有自己的儿子朱慈然。
      不久之前,张好古推动了婚姻法。
      朱由检的几个嫔妃纷纷跟朱由检离婚,如今,朱由检的正牌妻子也就是只有一个周皇后。
      在京城里面,周皇后还有一处宅邸。
      这是周奎被枪毙之后,罚没了绝大部分家产,不过,还是剩下了一些家产,这些家产有一部分也是继承到了周皇后这里。
      出来之后。
      朱由检倒是发现朱慈然开始研究一种叫做电能的东西。
      还有什么电磁现象。
      再来问问,自己这个好大儿已经是进了大同的科学院,一个月都有两三千块钱的工资。
      此外,发现了摩擦起电,被授予什么科学奖。
      除了这些,还有就是一些书本,居然都有天启帝弄出来的诸多公式,单位,叫什么墨子,说什么是理工之类的玩意儿。
      走出了功德林。
      朱由检自然也是吸引了不少人,到底是从前的皇帝。
      还有些记者来采访,还有就是一些出版商单独找到了朱由检。
      有人希望朱由检写本书。
      诸如
      ……
      ……
      之类的自传。
      这一个个都是标题党,看的朱由检都是头疼万分。
      最开始,朱由检还是希望能拒绝这些无良的出版商,不过,当朱由检听到了出版的价格,给自己版税之后,朱由检了表示,写写写,不写是个王八蛋。
      他的职业是皇帝,倒是培养出了种地的本事。
      但是,出来了,总不能种地吧?
      就算是不种地,总不能让儿子养活自己。
      好歹也是当过皇帝的人,这个面子总算还是需要的。
      然后,朱由检在诸多的书名当中还是选择了,开始仔细的回忆了自己的前半生。
      而随后,书籍的销量爆炸。
      朱由检一下子就从皇帝变成了作家。
      而后,大同日报的主编亲自采访了朱由检。
      “崇祯帝,你说,你在功德林当中重新看待自己,重新透彻的明白了自己,请问,你现在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呢?”
      朱由检深深的吸了一口气:“不要叫我崇祯帝了,也不要叫我皇上了,我不再是大明朝的崇祯皇帝,我,只是大同朝的一个普通的公民,仅此而已!”

第909章 没有你,对我很重要![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