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匆匆。
眨眼间便到了阳春三月。
关中大地,自旱灾爆发后再次迸发出代表着希望的绿色。
数不清的关中百姓带着汗水与笑容忙碌在绿色的田野中。大风小说
虽身心俱惫,但其脸上的笑容却是无论如何都止不住的。
无他。
数月之前的他们还是一朝不保夕的灾民,为了活命最终选择了背井离乡。
当时的他们一心只求活命,重返故土?那是梦中才有的场景。
至于拿回自己的土地,亦或者重新在属于自己的土地上劳作。
那是他们连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而现如今,其不但重返了故土,且重新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田地。
其内心可想而知。
而这一切自然离不开那位京兆尹。
两个多月的时间里,随着以工代赈缓缓进行,灾民不断地被安置下来。
关中地区的生祠也渐渐地多了起来。
而许奕在不知不觉间多了一个名字许六郎。
几乎与修建都江堰的李二郎齐名。
其在关中百姓心目中的地位可想而知。
......
......
陈仓县黄家镇。
三百宣平门士卒在谷登云的带领下,将整个黄家镇包围的水泄不通。
无论大路还是林间小道,皆有士卒半披甲手持刀枪手弩严阵以待。
凡是硬闯之人,无一例外皆被士卒当场射杀。
现如今黄家镇镇口牌坊处已然悬挂了数十颗被石灰粉处理过的头颅。
陈仓县令闻的消息急忙带人前来交涉。
怎料,话还未曾说出口。
那领头之人便直接掏出尚方宝剑。
二话不说便将陈仓县衙一众人马丢进了黄家镇。
那刘县令也是个聪明人,意识到情况不对后急忙使出了各种招式。
怎料,谷登云等人完全不为所动。
更甚至于不屑与刘县令等人交涉。
此后几日陆陆续续有着陈仓县衙的官吏被丢进黄家镇。
就这般。
黄家镇所有人以及陈仓县衙九成官吏,被谷登云等人幽禁了近两个月的时间。
近两个月的时间里,黄老爷与刘县令二人无时无刻不在提心吊胆。
原本一百六十多斤的刘县令此时已然只剩下了八十多斤。
原本近两百斤的黄老爷更是形容枯槁,俨然如同一白骨精。
好在。
这种煎熬即将结束。
三月十五日午时前后。
黄家镇镇外的官道上忽然传来阵阵马蹄声。
谷登云等人闻的马蹄声的一瞬间不由得精神一振。
近两个月的看守生活,对于士卒们而言又何尝不是一种煎熬。
谷登云快速踏上太师椅,朝着官道处眺望。
只见远处官道上正缓缓驶来数百骑,在数百骑身后,更有数不清的马车以及一眼望不到边际的灾民。
“是京兆尹大人到了!”谷登云面带激动大声喊道。
与黄家镇众人几乎与世隔绝不同,谷登云等人对外界消息的获知只不过是麻烦一些罢了。
而这近两个月时间里陆陆续续传来的消息无一不让众人震惊。
那万众一心的场景,单单是想想便足以让众人激动到颤栗。
更莫要说那些发生在以工代赈灾民身上可歌可泣的故事了。
谷登云大喊几声,快速跳下了太师椅,带着两三名亲信外出数十步默默等候。
镇外的喧哗自然吸引了无数黄家镇人的注意。
许奕等人尚未抵达镇口。
黄家镇内再度掀起震耳欲聋的哭喊声。
几乎每一个人都在哭诉着己身的委屈。
更有甚者,边哭喊、边快速奔跑想要冲出士卒们的包围圈。
怎料。
尚未靠近镇口五十步,空中便传来刺耳的破空声。
“扑哧!”
“扑哧!”
“扑哧!”
箭矢穿过想要撞阵之人的身体,带起点点血雾。
仅仅哀嚎了十余息,那欲要撞阵之人便再无声息。
谷登云面色如常地朝着后方看了一眼,随即便若无其事地收回目光。
若无许奕命令,谷登云又岂会如此淡定?
不一会儿的功夫,许奕等人距离镇口便只有百步距离。
谷登云定了定神,再度踏步上前。
“宣平门百户谷登云
第一百七十三章:以工代赈最后一站[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