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39章 大明的转折点[2/2页]

我把万界交易系统上交国家 雲栀南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要的事情,您一定要给他们说清楚啊!"
      "他们要是听得不明不白的,还怎么改变明朝逐渐走向衰落的历史?"
      张老师一阵无语,你们俩别是因为刚刚朱元璋拿你们举了例子,现在来打击报复的吧?
      "这样!我来给你讲!"秦始皇接过了话茬,"这位先生讲的不好!"
      不等朱元璋等人有所反应,秦始皇就开始继续讲述了。
      "要说你们家这个朱祁镇啊,在历史上那可是名声赫赫一个人物啊!"
      "你们知道后世之人怎么称呼他的吗?"
      "大明战神!叫门天子!对了,还有瓦剌留学生!"
      朱元璋直觉这三个都不是什么好词,他甚至有点想直接堵了秦始皇的嘴,但又想听听,朱祁镇他到底都干了些什么。
      "后世说起明朝,都说明朝是一个{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热血时代!"
      朱元璋闻言,脸上的表情出现了一丝骄傲,脊背也挺直了一些。
      "朱棣迁都,就是后世所说的天子守国门。"
      "而朱高炽、朱瞻基父子俩,则是完美的诠释了君王死社稷。"
      "但{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嘛,我只能说你们至少面子上是做到了!"
      朱元璋:?
      "说起这个不赔款啊,朱祁钰应该是深有感触吧?"秦始皇看向朱祁钰,朱祁钰满脸不自然。
      "话说,在朱祁镇亲政后,有一个叫也先的瓦剌人,经常以朝贡为名,骗取明朝的各种赏赐。"
      "因为明朝自诩为天朝上国,对于进贡的使者,无论贡品如何,总会礼尚往来,赏赐颇为丰厚,并且按人头派发。"
      "这种情况下,也先不断增加使者数目,最后竟然高达三千余人。"
      "总揽朝政的宦官王振对此颇为不满,下令减少赏赐。"
      "也先借此为名,挥师南下,直逼大同,威胁北京。"
      "当时的朱祁镇二十来岁,祖母和一干老臣都已经离世,觉得正是他一展拳脚的大好时机,看到北方鞑子如此放肆,颇为恼恨。"
      "王振借此鼓动朱祁镇,建议他御驾亲征。"
      "朝中大臣劝阻,可朱祁镇他不听。"
      "一来是呢,是为了效仿他的父亲御驾亲征,二来呢也为了证明自己,朱祁镇觉得大明朝国势鼎盛,区区蛮夷,怕他不成?"
      朱瞻基看着朱祁镇,气得心肝疼,御驾亲征是这么好学的?
      "于是,朱祁镇信心满满的带着东拼西凑的20万大军就出发了。"
      "可惜天公不作美,连日大雨,粮草也更不上,于是,朱祁镇有心撤军。"
      "王振为了顾及朱祁镇的脸面,说没有出征多久就悻悻然回师,太丢脸了,他便建议绕道蔚州。"
      "你们猜王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提议?"
      "其实啊,是因为王振老家就在蔚州,要是皇帝跟自己回乡,岂不是比衣锦还乡还来得吐气扬眉?"

第239章 大明的转折点[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