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丁财旺……
      凭一己之力,把东柳村的乡亲们都带动起来,一起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1978年,敢偷偷自己缝裤子卖的,全神州没几个人。
      这种人,要么是被生活逼到份儿了,不走这条路,日子没法过。
      要么,就是有远见卓识,提前预感到了风向的变化,比别人先行了一步。
      就是这一步提前的预热,让他们尝到了甜头。
      这甜头,可不止于一条裤子能赚一块多钱……
      那是极为宝贵的经验。
      当改革春风吹指到每一个人身上、大家都蠢蠢欲动时,人家早成行家了。
      丁财旺,兼有了上述两种特质:开始缝裤子卖之前,既有不好的家境,又是个“不安分”的人。
      做买卖,几千年来都在干的事儿,怎么就不让呢?
      丁财旺坚信,要说不让,那也只是暂时的……
      成功后的丁财旺,人如其名,当真是人财两旺了。
      放开后,家里人丁足,有时候一天扛包出去的几个儿子都能给他这个老裁缝拿回来一百多块钱。
      乡亲们眼见着老丁家一大家子人开始“不务正业了”,纷纷琢磨起来。
      老丁不保守,有钱大伙儿一块挣!
      致富不忘乡亲,那是乡里、县里,甚至是省里的大领导给他的标签。
      他从不觉得,只认为这是他应该干的事儿。
      做人嘛,总要有德性。
      自己家日子不好过的时候,不是也接受过村里人的接济吗
      要说人多了争嘴,那是没人组织。
      天底下是空的,几十号人,非得往一家卖东西吗?
      时间一长,东柳村的名声在外,也有人跑来找卖家了。
      村子里的一块大空地,开始形成集市。
      人们主动给老丁让出最佳位置
      老丁不以为然,纷纷谢绝。
      丁财旺和他的大剪刀就是招牌,坐家里不是也一样能卖?
      何必和乡亲们争。
      四凤子听老丁自报了家门,心知这一定是那位让他敬仰的前辈了。
      于是开口说道:“要是我没猜错的话,是丁财旺丁老爷子吧?”
      老丁点了点,嗓子眼儿里“嗯”了一声。
      忽视了乡长一直朝他挤弄着的眉眼,自顾掏出一根烟,点了起来。
      别说乡长,就算是县长现在给我打暗语,我也会假装看不见。
      事儿是好事儿,但丑话必须得说到前头。
      大伙儿可都看着我呢。
      你们该打你们的官腔打你们的官腔,我一个小老百姓,我怕你个甚?
     

第560章 谁可信任?[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