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nbsp;   “是大明宣德款铜佛像,林兄弟果然好眼力!”
      郑学茗几乎不会看走眼,在古玩圈异常出名。
      此言一出,周围人立刻诧异不已。
      单纯从外形看,这佛像像极了工业制品。
      经历了七十年代的艰苦创业,人们对于神佛的信仰已不如当初强烈,甚至有厂商佛像做成香炉贩卖。
      大部分经过王小四摊位前的买家,也注意到了铜佛,均走眼,认为不过是垃圾品。
      杨建龙心中一喜,在郑学茗耳边悄声说道:“爸,我没看走眼吧,确实是好东西。”
      “你闭嘴。”不提这件事,郑学茗气倒消了不少。
      他将铜佛放回摊位,对林然更加佩服。
      年纪轻轻竟有如此眼力,真的是普通人家子女能做到的吗
      "林兄弟好眼里,这尊佛像放在集市中,很容易被人当做破烂,因为它外形看上去就是仿制品,你是从何看出它的价值的?”
      若不是林然提醒,郑学茗只会撇一眼铜佛。
      因为铜佛的造假实在太容易且泛滥了,尤其是晚清时期的铜佛,收藏价值低。
      更别提工业时代的仿制品。
      林然解释道:“我和宋先生初看佛像保存的都极为完好,看上去连表面的鎏金都只有细小的剥落,也以为是近代仿制品。”
      “但从佛像的造型来看,明显与清代的仿制品有所出入。”
      “晚清时代起,佛造像就解决了鎏金泛红的工艺,而眼前的佛像没有任何相关迹象。”
      “因此推测其为清朝前的作品,底部的印证明了我的猜想。”
      “这正是明宣德时期的铜鎏金释迦牟尼得道像。”
      话音既出,全场雅雀无声。

第116章[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