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片刻之后,朱老先生竖起了大拇指
      “苦海常作渡人舟。”
      “张先生收藏的观音造像,选用的是上等的和田玉籽料,晶莹剔透,实属精品。”
      “此观音像的雕刻工艺也是堪称一绝。高髻盘起,双目微闭,嘴角上挑,将观音菩萨的慈祥和凝重完全体现出来。”
      “最为神来之笔的,莫过于眉心。”
      朱老先生将观音菩萨像托举起,展示给其余人看。
      只见菩萨像的眉心部位,镶嵌着一颗红色宝石。
      “这种制作工艺,常见于清宫玉器造办。”
      “正所谓紫竹林中观自在,白莲台上笑人忙,此造像庄重大气,使用的玉料也是上乘之作,实属难得一见的精品。”
      “如果我没猜错的话,这佛造像的制造年份,应该是清代中期。当时的宫廷玉器造办处,经常使用各色宝石来装饰玉器,工艺也是极为特殊。”
      张维峰闻言也是欣喜异常。
      人生在世,知己难寻。
      朱老只用几分钟,就从自己的藏品上读出了大量的信息,不愧是特级研究员。
      张维峰立刻解释道:“正如老先生所说,这尊佛造像的制造年份,应该是清中期。当时乾隆平定准噶尔,大批异域的优质玉料被当做战利品上供到了京城宫廷,所以才有足够的上品和田玉来制作大型的白玉观音造像。”
      到晚清时期,因为宫廷的挥霍无度,和田玉料的供应逐渐缩紧。
      想要辨别上品玉料的方法也很简单。
     &nb

第3327章[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