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24章 组队训练(下)[2/2页]

学霸从改变开始 一白化贝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就这道例题来说,需要考虑的就是各辐射环境下,采用哪些屏蔽材料,才能保证航天器的安全,保障宇航员的安全。
      看着这些内容,方结明微微皱眉,这些知识,他根本不了解。
      就算让他花时间查找文献资料,他也有点迷茫。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他再负责理论计算,那必定会耽误时间。
      想到这,方结明又看了陈舟一眼。
      马南顿把例题讲解完后,便出了一道对应的题目,作为陈舟他们三个小组的训练题。
      题目为【在海王星对空间探测器进行空气制动】。
      同样是一个航空航天领域的问题。
      题目背景为【为了进入环绕另一颗行星的圆形轨道,航天器必须在到达时改变轨道,否则它将飞越该行星。如果航天器的轨道将穿越行星的大气层,那么由此产生的阻力可以大大减少所需的燃料量。假设一艘2500公斤的宇宙飞船以30公里/秒的速度到达海王星,在设计穿过海王星外大气层的轨道时,允许有多大的误差,来利用海王星大气层进行制动,可以节约多少燃料。】
      海王星大气层?
      利用大气层的空气制动?
      燃料的消耗转化?
      等等......
      这道题的前期准备就需要查不少文献。
      但好在题目本身并不难。
      陈舟三人打开电脑,在等待电脑开机的时间里,三人又简单沟通了一下。
      基本按照上次分配的结果,杨依依负责理论分析,陈舟和方结明同时进行理论计算,再由方结明进行编程构建模型,之后杨依依再完善理论,重新走一遍计算和模型,最后由陈舟编辑论文。
      确认各自分工后,三人先集中查找文献资料,把海王星和飞船先搞清楚。
      再之后,就是杨依依根据题目实际情况,结合物理原理,合理分析,提出假设。
      之所以说这道题本身不难,原因也在这里,题目用到的物理原理很简单,还可以结合地球上的类似情景。这样提出合理假设,也更容易。
      在这个过程中,陈舟也和杨依依在不断的讨论,以保证假设方案更加的合理。
      旁边的方结明,则在默默的查着文献,看着编程,插不上一句话。
      方案假设出来后,就是理论计算了。
      杨依依打包了一份资料发给陈舟和方结明。
      陈舟解压资料后,就摸出草稿纸和笔计算了起来。
      时不时还会和杨依依沟通一下,确认准确性。
      方结明则出现了他自己先前担心的问题,因为对物理知识的不熟悉,计算起来极其耽误时间。
      他又不好意思问杨依依,毕竟陈舟在计算时,都是和杨依依讨论合理性的问题。
      他要是问这些基础的计算,那好没面子……
      最重要的是,看着陈舟两人说说笑笑的模样,方结明就问不出来......
      :。手机版网址:

第124章 组队训练(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