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75章 陈舟所选择的合作方式[2/2页]

学霸从改变开始 一白化贝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又回过头来,笑着对陈舟说道:“哥,我觉得喝酒撸串也不错,下次还是喊我一个吧……”
      陈舟愣了一下,旋即没好气的说道:“行行行,下次喊你。”
      “好嘞!”陈晓应了一声,脚步轻快的去洗澡了。
      看着陈晓的背影,陈舟不禁摇了摇头。
      陈舟知道,陈晓这小子,蹭大餐是假,想多跟着自己,才是真的。
      回到自己的房间,陈舟想了想,便又坐到了书桌前。
      他准备整理出一个详细的资料,包括他所选择的合作方式,他所认可的企业条件,等等等等。
      事实上,陈舟心里所选择的合作方式,也没有那么苛刻。
      甚至于,除了应用技术的支持外,陈舟还愿意合作企业,将一些研究人员,送到他的研究机构里来。
      只不过,这些研究人员,需要符合他的条件就是了。
      也就是,陈舟真正苛刻的地方,在于他的条件。
      整理这部分的资料,陈舟也需要一个过程。
      所以,他只整理出来一小部分,便洗漱睡觉了。
      第二天,陈舟依循着自己的良好生活习惯,一早便起床,与熊浩一起去晨跑了。
      身体是做任何事的前提。
      晨跑结束,顺便给陈晓和克罗斯带了份早餐。
      克罗斯与陈晓吃完早餐后,便直接去了高能所。
      剩下陈舟,又钻进房间,开始了规划中的研究。
      时间,就在这种充实的生活和研究节奏中,逐渐的流逝。
      这个注定令华国难以忘却的8月,也是注定让全世界都为之铭记的8月。
      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翻了过去。
      时间也来到了9月份。
      一年一度的开学季,也即将来临。
      陈晓已经圆满完成了,自己在高能所的实习任务。
      虽然有些不舍,但他的志向,还是希望在数学上,能够创造些什么。
      所以,在与高能所的一众研究人员告别后,陈晓也就待在燕大里,为开学做着准备。
      高结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也终于做了出来。
      他甚至与课题小小组的成员们,连夜加班,完成了阶段性研究成果的报告。
      就为了第一时间,将报告发给陈舟。
      针对报告中的问题,以及后续研究的方向性问题,陈舟自然也再次来到高能所,开了一次研讨会。
      这一次,陈晓倒是没能够作为旁听者参加。
      毕竟,他主要还是跟着克罗斯这个课题小小组的。
      在高结这边,陈晓所参与的工作,实在是太少了。
      有趣的是,在研讨会开始时,一众的研究人员,还在期待着陈晓的出现。
      可结果,人影都没见着。
      但也因此,这些研究人员对于陈舟的处事,更多了一丝佩服。
      前有尊重自己弟弟的能力,让他列席旁观。
      现有实事求是,客观对待。
      不得不说,陈舟在陈晓是否旁观研讨会这件事上的处理,确实令许多人感到佩服。
      这件事也再一次,从燕大的校园网,从那个传说故事帖开始。
      逐渐散开,传到了网上。
      陈舟的行为,也引得一众网友的点赞支持!
      除了这些事之外,还有就是陈海宁关于燕京研究机构的计划书。
      在陈舟方方面面的建议下,也终于缝缝补补的完成了。
      而陈舟计划筹建的研究机构名称,也被确定为了——燕京自然科学理论研究院。
      从这个名字也能看出来,陈舟是真正准备对标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
      只不过,相较于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陈舟准备成立的燕京自然科学理论研究院,是没有历史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院的。
      燕京自然科学理论研究院,是单纯的只针对自然科学的理论研究。
      陈舟计划在研究院底下设立数学学院、理论物理学院、理论化学学院和理论生物学院。
      一共四大基础科学学院。
      也对应着陈舟系统中的,四大自然科学学科。
      当然,先期计划中,是只有数学学院和理论物理学院的。
      理论化学学院和理论生物学院,则需要再等等了。
      倒不是陈舟不想一次性搞定,实在是囊中羞涩呐……
      毕竟,为了避免所有外在因素的干扰,陈舟是打算完全依靠自己,去成立这个燕京自然科学理论研究院的。
      在陈海宁将修改完成的计划书,发给陈舟后。
      陈舟也将自己所整理的,有关合作方式,筛选条件,基本原则等等的资料,发给了陈海宁。
      这部分的资料,可不单单算是陈海宁,在之后考虑庐州研究机构问题的指导性材料。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部分资料,更是陈舟成立这些研究机构的原则性文件。
      也可以称之为,燕京自然科学理论研究院,以及未成立的庐州那边的研究机构的执行纲领。
      9月2日,星期天。
      一早起床晨跑的陈舟,刚跑完,还没走到食堂呢。
      便接到了李振邦打来的电话。
      “陈教授,早啊,难得周末,没打扰您休息吧?”
      听到电话里传来的声音,陈舟轻声说道:“早上好,李局长。你也知道,对我来说,哪有什么周末不周末的。”
      李振邦闻言,轻声笑了笑,旋即说道:“就是知道我们的陈大教授是一个大忙人,所以我才一早打电话,看能不能约到您。”
      对于李振邦的话,陈舟不置可否。
      看了看已经走到的食堂,他直接说道:“李局长,你有什么话,就直接说吧,我还等着买早餐呢。”
      李振邦清了清嗓子,正色道:“陈教授,您今天方便吗?方便的话,我们约个时间,见面聊。”
      陈舟想了想,说道:“可以。”
      随即,李振邦便跟陈舟约定好,上午十点,在他的办公室见面。
      电话挂断后,陈舟不由得笑了笑。
      事实上,对于李振邦的这个电话,陈舟一点也不意外。
      毕竟,这段时间里,关于他筹建研究院的事,早已经传开了。
      这位科技部门的李局长,是不可能不知道的。
      陈舟也就在等着,李振邦什么时候来找他。
      结果,不出陈舟所料,李振邦的电话打了过来。
      正好,陈舟顺便把计划书带着,让这位李局长给参谋一下。
      :。手机版网址:

第675章 陈舟所选择的合作方式[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