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一十六章 经海001号[2/2页]

海洋,我的主场 潜水乌龟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有点不一样。”
      杨志强看着这个巨大的平台,感觉和钻井好像有那么一点点不同。
      “钻井周围都有不少鱼群,不知道咱们今天能不能捞到好东西。”
      众人在甲板上有说有笑,连都参与了进去。
      “这可不是钻井,这可是亚洲最大的鱼塘!”
      程鸿听着船员们的猜测,开口解释道。
      “亚洲最大的鱼塘?”
      杨才疑惑道。
      “这个玩意的全名叫做经海001号深远海智能养殖大网箱,建造一台这么大的养殖网箱,需要7000万元,一次性可以养1000吨鱼,目前养殖了600~700吨的鱼,也就是说这个大家伙现在同时养殖超过100万条鱼。”
      程鸿也没想到,自己在这里遇见了经海001号,这可是国家近年来最值得骄傲的一箱海洋养殖突破技术。
      “700吨?咱们渔船到空载加起来还没有100吨吧!”
      杨宏彬看着眼前的大国利器,忍不住发出惊叹。
      “这还不是它最牛逼的地方,它最牛逼的地方在于里面饲养的鱼类状态接近于野生鱼,也就是说,这里的养殖鱼和野生的鱼差不多,而且经海001号采用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做为日常电力供应,通过自动投喂、水下监测、水下洗网等设备,实现网箱平台养殖的自动化与智能化。”
      程鸿再次开口补充道。
      至于程鸿为什么这里了解,因为程鸿对这东西很感兴趣,还专门查过相关的资料。
      “听起来好像很高级的样子啊!也不知道在上面工作是什么感觉。”
      杨强看着这个大家伙,有些想要上去一探究竟的冲动。
      “花7000万造一个养殖网箱,这不是血亏嘛?”
      甲板上,杨才对眼前的这个大家伙发出了疑问。
      “话不能这么说,海洋的资源不是无穷无尽的,想要获取更多的资源,建立海洋牧场,这些注定了人类需要通过科学技术来管理海洋,养殖鱼类,这东西还可以转变海洋渔业的转型升级。”
      程鸿耐心地给船员解释,世界在变化,以后组建船队就是依靠这些船员,程鸿希望他们对华夏渔业的现况多一些了解。
      “海洋渔业的转型升级,能详细说说嘛?”
      杨宏彬对这些东西似乎很感兴趣。
      “这有什么不能说的?”
      程鸿笑了笑。
      “一般的养殖模式是养殖户自己购买鱼苗,购买网箱,在近海饲养鱼苗,寻找收购商,这里面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倾注大部分时间精力进去,耗时耗力不说,而且还有可能养到最后没人愿意购买,所有资金压力都在渔民身上。
      而且有些鱼类在近海因为日晒,环境等原因,死亡率特别高,浅水也导致了鱼类没办法享受的冷水团带来的福利,比较难长大,加上台风、浒苔等危害,近海养殖鱼类,很容易变成一个吃力不讨好的苦活。
      经海001号由于其特殊性,所以饲养的一般是是半斤以上的鱼苗。
      而这让渔民看到了新的养殖方式,只需要将刚出生的黑裙鱼养到半斤以上就可以卖给国企,由国企接手接下来饲养,耗费的时间大大减少,资金回笼的速度也大大增快。
      而且有了国家的背书,各方面都值得信赖。
      这样就形成了一种全新的渔业养殖方式,近海养殖鱼苗,深远海养殖成鱼,原本可能需要担心的近海污染问题,资金压力都会减少许多,这就是所谓的海洋渔业的转型升级。
      而且经海001号其实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关乎到国家的粮食安全,能够保障国家的渔业产量,确保中国不进口其他国家的海鲜也能自给自足。”
      杨才站在甲板上一脸大写的佩服,他是真没有想到这么多,只是单纯的觉得花大价钱建造网箱养殖没必要,经过程鸿的一番描述,现在他觉得这东西不仅要造,而且要造多点。
      可惜,这种大型平台周围都不允许捕鱼,程鸿只好驾驶着渔船离开。
      程鸿回头看了眼渐行渐远的经海001号,开口道:“其实在华夏,类似于这样的超级工程还有很多,像经海001,以后还会有002、003等等,据说在官方的计划当中,是要建设100座类似于经海001号这样的大型智能养殖网箱。”

第一百一十六章 经海001号[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