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35章从长计议[1/2页]

大明世祖 飞天缆车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转过年,崇祯十七年成了过去,天下迎来了弘光元年。
      对于南方来说,去年一年可谓是惊心动魄。
      先帝没了,北京没了,新帝再立,内阁争斗,可谓是忙成了一锅粥。
      拥有秦淮河的南京,一如既往的热闹繁华。
      内阁首辅马士英彻底掌握了内阁,深受皇帝的信赖,内廷宦官也对他多支持。
      在外,江北四镇对他也关切颇深,作为他的倚仗。
      东林党因此,不得不龟缩六部,硬碰不行,只能软对抗。
      你说要征税,我就抵抗;你支粮,我就推脱。
      反正帮不了忙,但一定能拖后腿。
      但马士英却真没法子。
      他虽然掌控了内阁,但手底下能用的人太少,东林党势大,遍布朝廷,制定了政策却施行不了。
      所以,他又不得不与钱谦益合作,着实憋屈。
      暗流滚滚的朝廷,此时却被一颗头颅,打破了沉默。
      “这是多铎的人头?”
      弘光皇帝看着面目狰狞的头颅,被吓得脸色发白,但求知的欲望又让他忍不住探寻。
      “应该是的!”
      马士英一点也高兴不起来。
      豫王斩杀数万建奴,对于大明来说是一件好事,但对于弘光朝廷而言,却极为糟糕。
      因为,赏无可赏了。
      总不可能装傻,说是假的吧!
      阮士城也望了望,叹道:“豫王有此实力,何不收复陕西,为先帝报仇,何故沾惹建奴呢?”
      “如此,与建奴的谈判,怕是毁于一旦了。”
      这话,倒是收到众人的心坎了。
      这段时日以来,建奴豪格在山东来回折腾,让江北四镇极为惶恐,不断地诉苦。
      说白了,就是压着朝廷向满清求和。
      收复北京肯定没希望了,就想着南北分治。
      马士英是有心振作,但满堂文武都没有心思回到北京,或者说,朝廷北人甚少,意愿着实不强。
      这与南宋不同。
      北宋末年,朝廷的高官多是北人,武将上,如岳飞,韩世忠,张浚等都是北方人,所以北伐就是收复老家,自然士气高昂。
      弘光朝廷又不同,南京六部本来就是东林党的大本营,让他们北伐,就相当于让他们掏钱舍命给别人打老家,岂能如此?
      除了大义,北伐对于南京朝廷毫无好处。
      “有功不赏,怕是招致非议!”
      钱谦益开始上眼药,开口道。
      虽然明白朱谊汐是朝廷大敌,但是能给马士英出难题,这就不算什么了。
      “微臣以为,可赐予其尚方宝剑,让豫王统率河南、湖广、山西、河北兵马,讨伐闯贼,为先帝复仇。”
      阮大城捏了捏胡须,轻易的化解了难题。
      归根结底,豫王已经势大难制,那还不如换一种思路,借着报仇的名义,让他跟李自成火拼,两败俱伤最好不过。
      “此计甚好!”马士英拍手赞叹。
      高坐的弘光皇帝也对人头没了兴致:“既然如此,只有这样办吧!”
      “另外,选个好时日,朕将亲自祭拜太庙,献祭给祖宗!

第235章从长计议[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