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64章体恤民情[1/2页]

大明世祖 飞天缆车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六月,湖广地区迎来了久违的丰收。
      这是自崇祯十四年以来,湖广地区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丰收。
      去年入夏,豫王入主湖广,但整个湖广地区一片狼藉,大半年的修整,才让湖广重新稳定下来。
      一艘艘的粮船从长江而出,汉中府但是通过汉江,直达襄阳。
      而随着夏税的到来,豫王府中也有喜讯连连,孙萱儿也在六月初检查出怀孕,时间也对得上。
      自然,贴身侍卫的工作是干不成了,只能好好养胎。
      趁着这个工夫,朱谊汐略微提了提豆娘的事,豫王妃伴随着焦虑,勉强应下。
      她早就看出不对劲了。
      哪有小姨子一直住在姐夫家的。
      于是,豫王府顺理成章的增添了第八位夫人。
      “湖广十五府,总缴纳夏税一百五十万石,三七分下,可得九十五万石。”
      议事厅中,朱谊汐高坐其上,赵舒、张慎言、冯显宗三人位居其下,若是按照朝廷规矩来看,就是内阁了。
      不过,朱谊汐孤身一人,并没有宦官相伴,这让宦祸成灾的大明,显得格外的特殊。
      赵舒一身银边右衽青色长袍,淡雅的绣纹突显他格外的清爽。
      面对众人,他保持着淡淡的笑意,流利地述说着,似乎已经牢记于胸,配合着长须,一副阁老的气质。
      当然,这时候他并没有带上喜爱的羽扇。
      本来他崇拜诸葛亮,即使是在寒冬腊月,羽扇片刻不离身,但惠登相这厮,附庸风雅,挥舞着羽扇四处招摇。
      为了避免被嘲笑,一般的公共场合,他绝不再带羽扇,心中格外的不爽利。
      “汉中府夏税三十万石,入库二十一万石。”
      “至于河南诸府,寥寥无几,只有十万石左右,索性就留在南阳,囤积起来,以作军粮。”
      “四川夏税两百万石,入库约百万石,但四川布政司言语,今夏开始也随同湖广一样三七分成。”
      “不过……”
      说到这里,他不禁有些犹豫起来。
      这下,几位听得认真的,立马就瞪大了眼睛,正襟危坐,上半身微微倾斜,一副探寻的模样。
      就连豫王,也不禁来了兴致,有什么能难倒以诸葛亮自居的赵舒?
      “不过什么?”
      豫王轻声道。
      “回禀殿下,阎掌司去往四川再置转运司之后,却招致了一致反对。”
      赵舒摇摇头,一副为难的表情:“对于转运司,川省上下勉强答应,但他们提出,商税也应该分成,而不应该全部收归幕府。”
      “他们言语,就连两死都可以判七分,为何商税不能分?”
      这下,场面陷入了沉默。
      张慎言捋了捋胡须,陷入了思考。
      冯显宗对于政治经验不足,即使百般想法,也只能沉默。
      豫王则右手拇指,不断地扣击着王座,在这空旷的宫殿上,显得极为洪亮。
      之所以设转运司,就是因为粮税不济,想要靠商税来补贴幕府养军,毕竟十万兵马,每个月就得二十来万两白银。
      加上官僚阶级,粮税是绝对不够的。
      分割商税,不

第264章体恤民情[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