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十六章冬训[1/2页]

大明世祖 飞天缆车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殿下,我等的心思,都在棉甲上。”
      见豫王面色不好,副匠首方全立马说道。
      “哦?怎么说?”
      “殿下,考虑到大军多用于北方,所以棉甲正合其实,整个匠营所有人都在弄棉甲,每月能有两千来副。”
      “这倒是不错!”
      相较于锁子甲,棉甲更方便些,当然也便宜一些,而且还能保暖。
      朱谊汐点点头,感叹道:“你们还得努力啊,这样继续下去可不行,须得扩大生产才行。”
      方全止不住地点头,毕恭毕敬。
      至于火器,早就形成了规定,不多不少。
      每月红衣大炮五门,两百至三百斤的弗朗机炮二十门,类似于迫击炮的虎蹲炮,则每月五十门。
      抬枪、燧发枪,各千杆。
      其他的骑兵短铳,每月也有七八百杆。
      也因此,整个火器营一万人,就有五千火枪手,五千火炮手。
      由此,造就了近两万人的匠营,规模庞大,形成了一座匠城。
      空气沉闷呛人,叮叮当当的敲打声不断地响起,每个工匠或学徒都得戴上耳塞。
      不一会儿,他就有些耳鸣。
      这下,朱谊汐巡查的欲望极度下降,迫不及待地出了匠城。
      高三丈,长二十里的围墙,几乎都是土砖堆砌而成,宛若一个县城,靠江附近都是作坊,越往后则是生活区。
      他们并没有像来时那样坐船离开,而是就近闲逛起来。
      因为豫王想要看看第一个工业城市。
      或者说是依附于匠城的小镇。
      出城不过数百步,眼前就出现了一处没有城墙的市镇,热闹非凡。
      远远看去,就好像军队走到这里扎营搭的帐篷一般,大片的简陋房屋横七竖八的搭建着,两条大街一横一纵,商铺密密麻麻。
      走近了,才看到那土路上十分热闹,卖东西的、酒肆、摆摊的人非常多。
      基本都是服务业。
      封建农耕时代,除了城池,很少见人口集中的市镇,人口都是分散在各地绝大部分人以种地为生,一般的市集都以隔三差五的进行,名曰草市。
      而乡间常设的市集,即使在江南,也是少有的。
      许多匠人,学徒等,到了轮休时间都喜欢来逛逛,大冬天穿着短衣的兜肚子,比比皆是。
      当然,许多人都是单身汉,火气旺,娼妓自然不少,甚至比比皆是。
      些许的帐篷,就直接人影幢幢,击打声不绝于耳。
      而街面上的男女,一个个习以为常,只是小孩们偶尔凑趣偷看,然后被就揪着耳朵拎出来。
      副匠首方全感觉有些不堪入目,脸色涨红,略粗的脖子都膨胀了一些:“殿下,军中糙汉子多,不懂礼数。”
      “总得有个发泄口吧?我理解。”
      朱谊汐不以为意,肆意地看将起来,除了娼馆,最热闹的就是酒肆,大量的酒香飘散,算是?鼻腔清理了一番。
      “王先生年岁大了,你得多帮衬一下。”
      豫王淡淡地说道。
      方全哪里听不出其中的意思,心中强行压抑喜悦,不住的点头:“殿下放心,匠城绝不出乱子。”
      “光是金钱奖励不够,工

第十六章冬训[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