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四十八章辽东的奴性[2/2页]

大明世祖 飞天缆车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p;   哀莫大于心死。
      李应仁沉声道:“将这几个满人另行安排。”
      说着,他脚步飞快而去。
      他不想再见到这些建奴的顺民。
      这时,石继祖赶回来,见其脸色不虞,忙问缘由。
      “哈哈哈,应仁,不必为这些人怄气。”
      石继祖大笑道:“能够成为汉八旗的,都是建奴特地筛选留下的顺民,专门送死看家的。”
      “这些仿佛家奴一样的汉八旗,怎么可能会反正呢?你这是缘木求鱼啊!”
      “你说的对!”
      李应仁反省道:“我看这些人战力不错,就想着收为己用,但不曾想,其成了建奴帮凶多年,早已经习惯了。”
      “继祖,你来作甚?”
      说完,李应仁才反应过来,虎目中满是好奇。
      “我去城外抄家了。”
      石继祖得意道:“城内才千户人家,还都是所谓的汉八旗,城外尽是庄园,钱粮数不清……”
      说着,他抑制不住心中的激动:“抄了二十来座田庄,粮食收获超过十万石,足够咱们过冬了……”
      “过冬是足够了,但兵力不足。”
      李应仁望着雪花不断地天空,厚雪积压的屋檐,无奈道:“几座小城,谈何来惊扰辽东?”
      “如果不能扩军,咱们开春就危险了。”
      “李总兵,你说那些顺民在汉八旗,那些硬骨头在哪?”
      石继祖摇摇头,提示道。
      “要么杀光了,要么饿死了……”
      “不,虽然七八成的人不在了,但到底有些还在,只不过变成了包衣。”
      所谓的包衣,即世袭的家奴,一般来源于俘虏,获罪人等,由于满清半奴隶制的情况,如今的包衣等于牲畜。
      “包衣,包衣!”
      李总兵呢喃道,眼睛一亮:“相较于过上人上人的汉八旗,受苦受累的包衣,反而是最佳的人选。”
      “走,咱们去城外!”
      “大雪呢!”
      “来不及了。”
      一行人出了城,见到缺衣短食的包衣们。
      “挪用些粮食给他们过冬!”
      李应仁怜悯道。
      他来到一处破旧的土房,火炕冰冷,一家人蜷缩着迎接。
      而家中的柴火,却寥寥无几。
      “怎么不去山中砍柴?”
      看着骨瘦如柴的老头,李应仁问道。
      “没得主子的命令,小人们怎么敢私自砍柴……”
      老头哆嗦道:“往日大雪前主子就会派人传话,今个倒是晚了许多。”
      李应仁心中一叹。
      虽然不过几十年,但满清对于辽东的控制,已然深入骨髓。
      “今日开始,你们都可以去砍柴了。”
      说完,李应仁整理下情绪,继续寻访起来。
      不出意料,大多数额的包衣,经过了两代人的潜移默化,已经成为了合格的奴才。
      “必须改变!”
      李应仁咬着牙,注视着石继祖:“又是任由不管,咱们在辽东就是无根浮萍。”
      “谈何打败满清,又谈何收复辽东?”
      “那应该怎么办?”
      石继祖沉默一会儿,开口道。

第四十八章辽东的奴性[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