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八十五章且忍耐几天[1/2页]

大明世祖 飞天缆车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曹锡远摇摇晃晃地出了门,乘坐马车,来到了一处院落。
      引入,沉默,走过了一条幽静的小路,终于来到了中心所在。
      这里聚集了大量的汉军将领,一百二十九个佐领,此时竟然来了三十余个代表他们的子侄、亲属。
      名义上是商讨婚配联姻,实质上却是对未来的惶恐,逼迫他们团结在一起,商量对策。
      由于辈分高,身份高,曹锡远坐在主位。
      讨论话题只有一??,盛京能否保住。
      “保不住了。”某个年轻小子惆怅道:“我父亲没回来,盛京城内虽然组织了包衣,但了不起四五万人。”
      “听说准备撤去北边。”
      这时,有人传出个似是而非的消息:“无论是科尔沁,还是更北边的长白山、吉林厅等地,听说最近都去了不少人呢……”
      此话一出,众人沉默不语。
      投降二字,重若千斤怎么也说不出口。
      科尔沁,吉林厅,这是人能待的地方吗?
      辽东已经算是苦寒之地了,那边更偏远,根本就是野人出没的地界。
      没有城池,也就没有建制,从而恢复到以前的松散状态。
      “宁古塔那里,早就开始建城了,最近两年可迁徙了不少的人。”
      这时,又有人爆料。
      “那里太远了。”
      某人不屑道:“是在吉林乌拉(吉林城),早在前面,刚从关内退回来的时候,朝廷就修建了吉林乌拉,高达五丈,能纳十万人。”
      在退出关内后,满清上下极具忧患意识。
      他们意识到,两方敌我攻势改变,沈阳也不一定安全,所以必须要谋取后路。
      这时候,多尔衮决议,把吉林乌拉旧城推倒,不惜代价修建新城,并且以此为根据地,掳掠索伦等部落的物资。
      设有吉林厅,宁古塔厅,又在两地设驻防将军,即昂邦章京,为其迁移作准备。
      此事虽然隐秘,但却是个不公开的秘密,毕竟瞒不住,汉军八旗也是要行动出手的。
      就算是迁移,也总要有人来殿后。
      谁也不想被牺牲,只想着保全自家。
      而有些人,则想得更多,投降大明不是一个糟糕的选择。
      许多人都是兵败之后,迫于无奈归降,而并非什么主动归降。
      再者说,有些人还是参将、游击等高阶将领出身,如今屈居末职,早就不甘心了。
      失去的想要恢复,得到的也想要更多,这就是人心。
      不过,对于尚可喜、耿精忠、孔有德三顺王来说,他们只能一条路走到黑。
      在官爵上,他们已至郡王,升无可升;在行为上,更是属于主动造反,夹带着大明最精锐的炮兵和工匠,为满清添砖加瓦。
      在这种情况下,投明只有死路一条。
      尚可喜无奈地叹了口气:“局势坏到这样,这他么谁能想到?”
      耿精忠摇头,苦笑不止:“打不过咯,明军变了。”
      孔有德则脸色难看,见着二人模样,只能叹道口气,一言不发。
      “家小都去了吉林了?”
      

第八十五章且忍耐几天[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