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九十七章试炮(上)[2/2页]

大明世祖 飞天缆车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常装在双轮炮车上使用。
      炮口与底部正上方有「星「、「斗「供瞄准用。
      两个大车轮,直径一米左右,还用铁皮包着,显得狰狞冷漠。
      这种轻型火炮,乃是特地为西南地区和西北等草原野战研究的。
      无他,笨重的红衣火炮,重达两三千斤,光是牵引的骡马就有十来头,根本就不适合野战。
      而佛郎机炮威力不够,自然而然,军械司就开始研究缩小版的红衣火炮,从而适应大军野战。
      既要有弗朗机炮的轻便,又要有红衣火炮的威力,这可难坏了工匠们。
      不过,自古以来,中国不缺少聪明的工匠,很快就有人研发出了线膛炮,并且得到了应用。
      然后就是一步步的缩小重量,提高威力,成就了这款火炮。
      这边,炮兵们打开了炮弹匣。
      皇帝走过去看看,炮弹还是如今的样式,纯粹的实心弹。
      甚至一旁还有模具,如果在野战时炮弹用尽,可以用石头就地制作,倒是方便。
      「陛下,您瞧,这是霰弹——」
      陈东连忙喊了一句,朱谊汐三步并两步而去。
      霰弹与实心单不同,更像半截橄榄,不再是圆溜溜的模样,里面用铁皮包着许多玩意,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更大的杀伤力。
      实心弹更适合列阵密集型的军队,以及攻城战,而霰弹则追求杀伤,更大范围的覆盖更多的地方,从而创造胜利。
      例如在西北地区,如此辽阔的地方,骑兵散落到一地,用实心弹根本就起不到威慑,只有霰弹才具有威力。
      甘肃、绥远,辽东作战时,经常有部队反映这种情况。
      大明朝廷的威慑,只是在火炮的射程之内。
      一旦没了火药,火枪,火炮就成了摆设。
      偌大的东北,后勤补给的压力极重,制曰了大军的横行,所以需要一款更轻便,后勤压力更小的火炮,成了大军的主要诉求。
      至于射程,则没有像攻城那样控制的比较严,能辐射整个战场就已经足够了。
      由此,经过一年半的研究,这款轻型火炮就经过了数次的实验,呈现在皇帝面前。
      四百斤,射程八百步,只需要一匹骡子,就能拉着到处跑,必要的时候几个士兵就能推着炮,丘陵山地极为适合。
      更不要说,携带它千里奔袭,也是颇为适合的。
      紧随而来的文武们试探地看了看,由于不了解情况,只能摇头晃脑的赞叹。
      而那些西方大使,则惊叹连连。
      即使在欧洲,这也是一款领先的火炮,颇为先进。
      转了一圈之后,众人这才簇拥着皇帝到演武场台上的黄幄之中落座。
      皇帝居中而坐,接过陈东递过来的单筒望远镜,凑在眼睛上向外看了看:「靶子距离这里有多远?」
      在他眼前的半山坡上,有一座临时搭建的木寨,小巧玲珑,悬挂着旗帜,很是显眼。
      「约有五百余步,刚好在射程之内。」陈东轻声道。
      皇帝微微点头:「那就开始吧。」

第九十七章试炮(上)[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