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四十五章东北发展[2/2页]

大明世祖 飞天缆车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眼眼前这个干干瘦瘦的文人,心中顿觉一丝不耐。
      虽然他更喜欢那些孔武有力的文人,但没办法,治理百姓就得用文官,脑袋像浆糊一样的武夫只能坐蜡。
      「你主动北上,虽然只是担任区区的推官,但胆气不错,吉林行都司需要你。」
      辛文成勉励道:「不过你应当知晓,越是往北,天气就越冷,而人们的脾气也就越暴躁。」
      「所以,你现在抓紧时间,应该多吃点,练练体魄。」
      曹玺懵了,这话他怎么听不懂?
      辛文成拍了拍其肩膀,问道:「对了,你会喝酒吗?」
      「将军阁下,敢问哪个男儿不会喝酒?」
      曹玺气急,忍不住拍着胸脯道
      。
      「哈哈哈,不错,把酒量也练大一些。」
      最后,曹玺获知了自己的官职——长春县推官。
      长春县在吉林西南方向,换句话说,这座县城在来吉林城路上,更靠近辽东。
      在衙门时,经过一顿酒席,他终于明白了吉林行都司的大概情况。
      此时的吉林行都司,其实是建立在官道上的,几乎所有的城池都沿着官道建立。
      除了宁古塔。
      此时的吉林将军府辖地,以主城吉林为中心,方圆数百里横置着四座新城。
      吉林西南的为长春县,百姓只有三千来户,驻军五百。
      在吉林西北,则是靠近草原的一座要塞,嫩江城。
      在东北面,则是著名的宁古塔,这里曾经是满清驻扎最北边的地界。
      如今由于黑龙江将军府的成立,所以宁古塔的人口也在不断地增加,其规模扩充到了千户。
      「那整个吉林到底有多少人?」
      曹玺忙问道。
      「大概三万户左右。」
      吃酒的刀笔吏毫不避讳道:「这里面还包括了许多士兵的家眷在内。」
      「虽然近些年来关内流放与日俱增,但在整个绍武十年,也不过两千来户人来此,日久天长,不知何时才能抵达辽东这般地步……」
      带着满心思的心事,曹玺来到长春县。
      好家伙,刚上职没两天,他的衙门就被擂鼓了七八次
      光是醉酒斗殴的事,就有六起。
      由于城内没有宗族调解,再加上都是一些军官、士卒们的家眷闹事,他必须秉公执法。
      这让他已经奇了:「怎么斗殴之事这般多?」
      一日,他离开县衙,在大街上晃悠体察民情,好家伙,直接就了然。
      五六月天,夏雨淅沥,整个街面上遍地都是酒铺。
      十家商铺,开门做生意的九家都是卖酒的。
      这种情况下,怎能不起冲突?
      ……
      而此时在数百里外黑龙江城,正经历着一年最热闹的时刻。
      吉林地区在三月份才解冻,而黑龙江的冻土,在四月份才化开,去年八九月份冻上。
      也就是说,黄金时间只有五个月左右。
      如此短的时间内,种粮食只能算是靠天吃饭,只能依靠着捕鱼业、游牧来过活。
      而黑龙江城是临海新建而成,并非是在奴儿干旧城,而是更偏南的,后世的海参崴所在。
      王世国登临城上,举目四望,皆是船帆。
      如果说吉林是建立在官道之上,那么黑龙江城就是建立在海上的。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
      黑龙江城新建后,第一个项目就是船场。
      虽然建造工事较短,但黑龙江城就是原木多,倒是不乏木料的稀缺。
      不过目前整个黑龙江将军府的船只,都来自于国内的商贾和朝鲜人。
      国内的商人来往,主要是近距离的获取皮草,而朝鲜人则是为了鱼获,以及售卖大量的粮食等基础物资。
      相较于吉林地区,朝鲜的咸镜北道可以说是富饶之地了。
      毕竟人家人数再少,二三十万还是有的。
      稀缺的盐,鱼获,都能从朝鲜人那里获得粮食,铁器,布匹,可以说是互惠互利。
      而虽然朝鲜王朝要求通商只能在永宗岛,但依托它那对地方狗屎一般的控制力,基本上除了京畿就只能是玩笑了。
      「与其指望从吉林拉人过来,还不如从朝鲜拉人呢!」
      王世国陷入
      了思考。
      黑龙江与吉林不同,当年凭借几千人直接来到宁古塔,然后就在吉林的支持下,历经三年时间组织附近的部落筑城。
      整个黑龙江的汉民,加一起都没万人。
      而其余的游牧部落,大小一百来个,总人口堪堪突破两万。
      换句话来说,三万人不到。
      好歹吉林还有四五座城,黑龙江城就让他竭尽全力了。
      可以肯定的说,如果想要发展壮大,从国内移民是很难的,那么就只能从朝鲜,亦或者日本下手了。
      「将军,今夏看来是要大丰收了。」
      这时候,钱粮师爷走过来,脸上堆着笑:」据户房所报,上个月商税达到了三千块,这个月将会翻倍,今年的商税起码能达到两万块——」
      这也由不得他不高兴。
      黑龙将军府的收入,全部用于本行都司,朝廷施行财政补贴,军费不足由户部补贴,而只要足够了,就不会过问。
      也就是说,财政盈余几乎全有黑龙江将军把持。
      作为幕僚,收获定然不小。
      当然,随着财政的丰收,这种情况没多久了。
      「那是当然。」王世国叹道:「上好的黑熊皮,在京城起码能卖五百块,而在咱们这一百块顶天了。」
      「虎皮,狐皮,貂皮,鹿茸,鹿鞭,哪一样不值钱?」
      「不行,得拉人。」王世国嚷嚷道:「钱都被那群商人们赚去了,粮食全靠船拉,咱们得自己种——」
      「玉米那玩意在吉林都能活,咱们黑龙江也能。」
      城外,随着冰雪的融化,大量的部落开始缓缓入城,除了上供贡品外,部落门更是想要借机与汉商们贸易,换取生活物资。
      鱼贯而入的部落民,让王世国露出了一丝笑容。
      很快,他一封诱朝鲜、日本百姓入黑龙江的奏疏,就直达内阁。

第四十五章东北发展[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