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三十五章长公主[1/2页]

大明世祖 飞天缆车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离开了小院,皇帝神色莫名。
      此时,他还真的有些后悔了。
      将他们一家人送到荒岛,自生自灭也成啊!
      可惜,他心肠还是太软了。
      假使他穿越成了朱棣,怕是也会放了建文一条命。
      紧随其后的楚玉自然不清楚皇帝的心思,他心中百转千回,想着怎么偷偷的将这家人干掉。
      但一旦事发,他也会遭殃。
      对皇帝的忠诚,还不到他舍弃全家的地步。
      “你去安排!”
      皇帝转过头:“日后出使海外,都由你们锦衣卫来担任。”
      “陛下?何为大使?”
      楚玉有些结巴道,感觉像是钦差的样子。但皇帝的口吻又不像,着实让他为难。
      “自己去找个传教士问问。”
      朱谊汐懒得理他,随后说了句,就快步而走。
      “爷——”
      等候多时的刘阿福,连忙凑了过来。
      “回去吧!”
      皇帝坐上步辇,白色的帷帐落下,遮住了炙热的阳光,同时也将皇帝的身影隐没。
      楚玉紧随步辇,不敢有丝毫的怠慢。
      果然,走了一半的路程,步辇内就传来了声音:“降一道内旨,赐坤宁公主之子,周昭为灵寿伯——”
      “啊?是——”
      刘阿福一愣,旋即立马应下。
      这样的恩赏,毫无功勋可言,着实令人惊异。
      他回首望了一眼那座小院,正巧碰到了同样回首的楚玉,两人相顾无言,目光飞快的收敛。
      很快,步辇就回到了避暑山庄。
      司礼监得到口谕后,有些不敢置信,查阅了备桉后,才迫不及待去往内阁传一旨。
      换句话说,司礼监将皇帝的一句口谕进行了扩充,从一句话变为一段话。
      如,周昭封为灵寿伯,那么配套的府邸、食邑,都是由司礼监进行度量。
      当然了,规矩在那,但适当的多一些、少一些,也是有门道的。
      伯爵的食邑标准是一千至三千石,三六九等,给了三千也成,一千也不差。
      司礼监琢磨着皇帝心思,田忠伺候皇帝多年,自然心中有数:“估计是坤宁公主之故,恩荫之道。”
      既然是突显皇恩,那么就要让他满满当当的。
      “拟,赐坤宁公主与左宗正周世显之子,周昭为灵寿伯,食邑三千石,赐西直门外三十亩宅院一座,仆从三十……”
      于是,这道旨意来到了皇帝面前。
      朱谊汐瞥了一眼,微微颔首,立马就被传到了内阁。
      内阁这时候自然也是揣摩皇帝心思,明白了关键在于坤宁公主。
      故而,他们将整篇圣旨内容,泰半都是赞扬坤宁公主,以及皇帝对崇祯遗留子嗣的照顾。
      总之一句话,突显皇帝对坤宁公主的照顾,让普通百姓感受皇帝的仁义之道。
      半个时辰不到,一篇文采斐然,抑扬顿挫的五百字八股文,就被草拟出来,完全符合格式。
      首辅阎崇信阅后也点头,随即就又送到司礼监,进行盖章认可。
      司礼监则筛选了小宦官去传旨,侍卫司挑了几个侍卫跟从,这都是个美差,故而人人夹带里都有人。
      一道圣旨,必须经过这样来回确认,然后再进行备桉,折腾许久,才能正式出炉。
      如果就像电视剧那样,直接写字盖印,只有寥寥几人知晓,只能算是白板,不符合流程故而没人认同。
      这边,周府在玉泉山的别院。
      皇帝一年来回玉泉山,文武百官不论,与皇家最亲近的勋贵们自然争先恐后置业,贴近皇帝这个政治中心。
      宦官脚步匆匆,由于胯下之故,不乐意骑马,只能乘桥而行,符合天使的气派。
      身后跟着七八个侍卫,倒是威风凛凛。
      很快,他就来到了周府,清了清嗓子:“去让你们主人准备,皇上有圣旨——”
      刚至门口,他也不??拢?苯雍傲艘簧??诺闷腿艘痪??缓缶捅灰桓龉芗乙?搅似??
      步入周府,先看到一条长长的石板路,路两旁是修剪漂亮的花木。
      院内部的走道是石砌道,曲折迂回,一览无余,在这里,可以看到梅花、竹子、荷花等秀丽景致,听到色彩斑斓的鸟鸣、蝉鸣和流水声。
      屋顶则覆盖着渐变色的琉璃瓦,凋刻清晰,美轮美奂,院落内装饰着假山流水与花草树木,让人眼界大开。
      偏厅中,有经纶、诗词、书画,或者摆放各种文玩、古玩装饰,彰显周家的深厚底蕴。
      小宦官见此,心中啧啧称奇,算是长了见识。
      这周家倒是钟鸣鼎食之家,陛下也太恩宠了。
      这边,坤宁公主与其夫周世显,一个看书,一个裁剪花草,各得其乐。
      周昭则招待着贵宾——辽王,一起听着小曲,悠哉悠哉。
      “我说殿下,您这要是去了西域,怕是这曲儿就听不到咯!”
      周昭幸灾乐祸道。
      “没办法,父命难违。”辽王满脸无奈:“不过,还是有些时间的,至少得让我的世子出生不是?”
      “到时候,我直接拎个戏班子过去,谁敢说话?”
      藩国定下后,属于暂居状态的辽王,御史们倒是嘴下留德,没再乱弹劾他了。
      当然了,这并非他在京城待不久的原因,而是因为即将就藩的亲王,可以在朝中带走一些大臣前去支援。
      这是为了迅速掌控藩国,内阁和皇帝共同应允的。
      只要不是八部尚书,亲王们都可以挑。
      御史们立马坐蜡了。
      他们可不想去那遥远的藩国,即使给个宰相也不想去,所以自然离那些亲王远远的,而不是在其眼前晃悠,刷存在感。
      于是乎,辽王、越王等,都安生了。
      辽王更是欢欣鼓舞,隔三差五的就微服逛街,即使被抓到了也不怯。
      这段时间,他的小日子过得是有滋有味。
      “您这会儿的舒坦,是后半辈子的辛苦还来的。”周昭摇头:
      “到时候我跟您去辽国,您就封我一个世爵就行,然后就天天陪你吃喝玩乐——”
      “啧啧,周昭啊,瞧瞧你那德性。”
      辽王撇撇嘴,嫌弃道:“最起码得捞个尚书什么的当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吧。”
      听到这,周昭眼前一亮。
      “记住,我让你当个大官——”辽王眼底满是笑:“司礼监掌印太监如何?”
      “滚——”半起身,激动莫名的周昭,立马就被扫了兴,继续维持着半躺:“您就乱弹琴吧

第三十五章长公主[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