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十二章北海[1/2页]

大明世祖 飞天缆车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二月底,及时是漠北这样的荒芜之地,虽然昼夜温差极大,但到底是抵不过气候,渐渐温暖。
      也正是如此,陈东以征虏大将军的名号,指挥十万大军,沿着规划好的路线进发。
      其大军浩浩荡荡,气吞万里,辽阔的草原上根本就藏不住。
      这时候,就算是满清再瞎,也察觉了到了其行径。
      顺治大怒:“绍武老儿竟然真有胆子犯我,好,真好,给我点起兵马,杀他个人仰马翻,重返中原。”
      虽然他听从范文程的话,将贝加尔湖西经营了几个据点,但只是当做迫不得已的退路罢了。
      奉京府这样经营十几年的根基之地,城池,百姓,土地等等,不到万不得已他是不会舍弃的。
      一众的文武大臣们都没有劝说。
      因为他们从北京被撵到了辽东,再撵到了吉林,然后又到了如今的贝加尔湖,一路上的奔波辛酸,一言难尽。
      他们目前所在的地方,最适宜的土地了。
      逃无可逃。
      在往西,或者往北,都是比漠北更荒芜的冻土,一年有六七个月都是雪天,根本就活不了。
      似乎被逼入了绝境,满朝文武们纷纷应诺,要求决战。
      一时间,整个奉京府陷入到了备战中。
      从朝堂中回来,顺治坐上了御辇,回到了后宫。
      奉京城虽然名义上是临时国都,但实际上所有人都把它当做真正的国都来建造。
      而像是皇宫,其占地五百余亩,山水齐全,殿宇皆有,虽然略显粗犷了些,但到底也是皇帝的规制。
      虽然耳边常有言语,说是殿宇简陋,不过顺治对于盛京和北京印象极差,只记得心中惶恐不安占多数,哪里觉得好。
      如今他虽然偏居一隅,但大权在握,粗犷而偏小的皇宫,却住起来极为舒服。
      “陛下,到了。”
      顺治抬眼一瞧,硕大的慈宁宫三个字印入眼帘。
      宫女和宦官们出殿相迎。
      “母后在干嘛?”
      顺治轻声道。
      “回禀陛下,太后在礼佛呢!”宦官忙道。
      顺治微微颔首,步伐放慢了些,踏入了慈宁宫。
      多尔衮在吉林病逝,自己迁居奉京,母亲就居在慈宁宫,帮助他掌控后宫。
      多年来的水磨,顺治对于母亲服侍多尔衮的气恨也渐渐消散,如今的母子情渐渐浓厚起来。
      他拐了个弯,来到了后方一个小佛堂。
      他的母亲,昭圣皇太后正跪在一个菩萨佛像前,一手握着佛珠,一手敲着木鱼,闭目念叨着,极为诚恳。
      顺治见之,也不由得找了个蒲团,跪在一旁。
      良久,太后才睁开眼,放下了佛珠和木鱼,她看着日渐俊康的儿子,开口道:“大汗怎么来了?”
      即使儿子成了皇帝,但是她却习惯称之为大汗,也算是她的一种特例。
      “母后。”顺治注视着面前这慈善的面容,轻声道:“明人要来了。”
      “他们发了十万大军,从漠北而来,还有一部分在科尔沁,两路进发
      “奉京城也不安全了。”
      太后闻言,斜眼一瞥:“皇帝怕了?”
      “谁不怕?”顺治苦笑道:“明军西出,卫拉特蒙古被迫降,东边的科尔沁也是被打的分化为二,想来也支持不了多久。”
      “咱们八旗,失败了那么多次,虽然如今有的后勤的优势,但结果犹未可知。”
      “非儿子胆怯,实在是难为。”
      这时候,大玉儿才突然发觉,这个一直以强硬示人,智珠在握的儿子,此时却是满脸的软弱,与普通的百姓没什么两样。
      这时候,她才觉察到,自己的儿子才不过二十八岁而已,但却是如此的成熟。
      一时间,她心疼不已。
      但是她又真切的明白,自己所能做的并不多。
      “福临,需要我作什么?”
      “母后,你带着福全几个,去湖西吧!”
      顺治收敛起心情,认真道:“如今冰面化开,正好可以乘船去往湖西,在那里我已经建了一座小城,足够安置你们了。”
      登基二十二年,亲政十四年,顺治成婚生子,陆陆续续诞下了不少的子嗣。
      如今存活下来的有六子四女,也不算少了。
      面对战争的威胁,甚至第一时间就想将自己的母后以及后宫送到更安全的湖西,那里远离战场。
      “湖西?”
      “这是范先生劝我留的后路。”
      顺治叹道:“他说,绍武野心极大,西域这样的不毛之地都要拿下,是不可能放弃奉京府的。”
      “所以在贝加尔湖以西的地界修建城堡,以为后路。”
      “出来您以外,文武百官们的家眷都会被送到那里,以免后顾之忧。”
      说着,顺治沉声道:“到了那里,我会苏克萨哈主持军政,但您却要监督他。”
      “嗯。”大玉儿疼爱地伸出手,抚摸着儿子的脸颊,只觉得越发的削瘦了:
      “你要照顾好自己。”
      “作为大汗,你不需要亲自上阵,一旦战事,就来湖西与我们会合,汉人有句话说得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只要有你这个大汗,大清就不会灭亡。”
      顺治浅浅一笑,旋即站起身,行了一礼后才离开。
      大玉儿望着其背影出神。
      这种揪心的感觉,她再次感觉到了。
      兵马匆匆,行人匆匆,街头巷尾的商铺,也知晓了情况不对,很识趣的关上了大门,不再营业。
      而在一座明显带有粗犷的俄罗斯风情的商铺中,几个红发碧眼的罗刹人,正打开窗户的缝隙,看着街道上匆忙景象,一时间陷入到了无言中。
      为首一人衣衫华美,脸上几分市侩,胡须浓厚,他小口喝着茶叶,见到二人偷窥不停,这才道:
      “看什么,战争都快来了。”
      “是啊,战争来了。”
      俩人叹了口气,端起茶杯喝了起来。
      就在这时,大门忽然被敲。
      “咯吱——”三人面面相觑,一个小个子前去开门。
      “你们还有多少的火药。”
      “一个冬天都没有人过来,只有一百斤了。”
      商人无奈道。
      “好,我全要了。”
      来人身披铠甲,面色凝重。
      身后的几个亲兵抬来一箱子的金银,然后就去把那些火药运走。
      

第十二章北海[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