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不喜欢?
蔡邕想笑,家境贫寒?
呵呵,河东就没有一个家族比你卫家还有钱了吧?
文人墨客倒是一个不错的词语。
对于这个三岁的还可能会成为准女婿的卫良来说,蔡邕内心的好感与好奇一直在成正比的上升。
“文人墨客,哈哈哈,说的是我们吗?”
“这个词形容的极好。”
“确实不错,卫家尽出些麒麟儿啊!!”
随后,卫良从身上也拿出了一把竹折扇。
“今日为了助兴,我将此扇拿出,作为文会第一的奖励。”
忽然有人问道:“此扇价值多少?”
“此扇若是刻字,价值两万钱,若是作画,价值三万钱。
而我手中的这把,不仅刻字,又有画作。
价值就不用我多说了吧?”
所有人倒吸了口气,“这扇子,比市面上的锦绣丝绢扇,卖的还贵!”
“我倒觉得,物有所值。这气度,展示起来,是丝绢扇不能比的。”
“对,我觉得还便宜了。”不停的有人赞许道,有人直接开口:“我要预订,我要预订,我要三十把。”
“我要二十把。”
“你们这是拿扇子去吃吗?要这么多?”
只不过这个人刚说出话来,就后悔了。
因为其他人全都像看傻子一样看向他。
要这么多扇子是干嘛,那还用说?
当然是拿回去卖呀。
能来这个地方参加文会的,基本上都是世家子弟。仟仟??d
家里多少都有产业。
耳濡目染下,对商贾之道,必然有一定了解。
这是商机了,也只有那些死读书的人,看不到商机。
“成何体统。”说话的是先前那个白发老者。
蔡邕也用手敲了敲木案,示意大家安静。
“此乃文会,既然卫小友有心,那这彩头,便由诗律第一获得吧。”
蔡邕笑着说道:“在场的所有人皆可赋诗一首,只要能胜过卫觊,那便是获得此扇如何?”
“什么?”
下面的人开始议论纷纷。
这不是说有难度,而是非常有难度。
首先卫觊是提前作诗,时间上就有绝对优势。
在者,卫觊这首诗的水平,已经到了中上水平,想要突破还是有些难的。
贾诩笑着摇摇头,他一眼就看出了蔡邕的心思,蔡邕是想自己拿那扇子呀。
蔡邕的话,是在场所有人,点名了也包括自己。
而之前这场文会,蔡邕可是主持和评委。
现在,就不是咯。
眨眼间,时间又过了半个时辰。
期间好的律诗也有,不过由于时间仓促,用词拿捏上,显得不顺滑。
还有他们提前备好的律诗,虽然用词上是极好,但是意境却又差了一点。
又过了许久,在场的没有人再说话了。
忽然,那个白发老者开口道:“还有没有人作诗?没有的话,那老夫便作诗……”
“严老,稍等。”
说话的正是蔡邕,蔡邕笑着道:“在下也有一首诗律,想在严老之前亮出,以免严老的诗律出来,夺取了在下的光辉。”
严庭老脸一抖,带着些许埋怨的,看了眼蔡邕。
然后又故作大方的说道:“那蔡儒,请吧。”
第17章 文会现场推销[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