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蔡琰是才女,自幼熟读诗书,文学造诣很高。她更是爱诗的人,先前卫仲道的诗匠气十足,她眼神没有半点波澜,可是听完刘琦的诗,心头一跳。
      好大的气魄。
      我花开后百花杀,词句普通不瑰丽,没有刻意的堆砌辞藻,却又直抒胸臆
      刘琦不简单!
      蔡琰对刘琦多了一丝的好奇。
      蔡邕眼中露出欣赏神色,他和刘表是见过的。当年他在太学,刘表也在太学,都是太学的风云人物。只是,之前听说刘表的儿子刘琦软弱木讷,没什么能耐。
      如今看来,却不是如此。
      蔡邕眼中也多了一丝期待,他膝下就两个女儿。如果能为蔡琰选择一个良婿,他也能安心些
      卫仲道看着刘琦,眼中充血,神色更是嫉妒。
      “后面的诗句不好,肯定是头蛇尾,刘琦赢不了。”
      卫仲道喃喃自语。
      他瞪大眼睛,死死的盯着刘琦,希望刘琦折戟沉沙。
      刘琦扫了卫仲道一眼,神色从容,继续道:“最后两句,冲天香阵透洛阳,满城尽带黄金甲。”
      “好!”
      蔡邕直接赞叹。
      他看向刘琦的眼神,更是赞赏,说道:“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洛阳,满城尽带黄金甲。”
      “后两句,更凸显志向。”
      “依老夫的分析,这一首诗的缘由,是你作为朝廷的宗室弟子,眼见朝廷局势倾颓,化用菊花之形意,变成满城黄金甲,是要借助甲兵重振山河,保护汉室。”
      “如此志向,不输令尊当年。”
      蔡邕夸赞道:“这首《菊花》诗,气魄宏大,志向远大,足以名列精品。”
      刘琦心中笑了起来。
      蔡邕是好人,他作为文抄公,都没有想到这些,蔡邕却主动补充缘由,让刘琦有了台阶下。
      刘琦神色谦逊,顺势道:“蔡公过奖,晚辈就是纸上谈兵。”
      蔡邕不容置疑道:“好就是好,不需要谦虚。年轻人,应该有锐气,否则就不是年轻人。”
      刘琦说道:“晚辈谨记蔡公教诲。”
      蔡邕又看向其它的士人,一个个纷纷拿出各自的诗,却都是匠气十足,很是普通,没有和刘琦相提并论的诗作。
      蔡邕目光逡巡一圈,落在刘琦的身上,微笑道:“看样子写菊花的诗,当属刘琦最佳。”
      卫仲道不甘心,迫不及待道:“蔡师,既然是文会,不能单是写诗,得有文章。否则,岂不是太浮于表面?”
      刘琦心中一笑。
      卫仲道是怕蔡邕直接选他,所以开口阻拦。只是众目睽睽下,卫仲道干涉得越多,错得越多。
      太沉不住气了。
      果然,蔡邕略微皱眉。
      他看卫仲道的神色,愈发不喜,沉声道:“卫仲道,文会怎么安排,老夫自有考量,不需要你瞎操心。只要你有才华,自然会脱颖而出。”
      卫仲道衣袖中的手,更是捏紧了。
      他眼中掠过一抹怨毒神色,最后,白皙的脸上露出勉强的笑容,低声道:“蔡师的提点,仲道谨记于心。”
      蔡邕环顾一圈,微笑道:“诸位云集于此,当

第3章 蔡琰倾心[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