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闲着无事,我倒是不介意和黑子、姜有容说道说道。
      “你们想过要在京城买房吗?”
      “想啊!”
      黑子对买房非常上心,他在老家得罪了不少人,从官员到搞地产拆迁的老板。
      全家老小都离开了老家,怕回去被人针对,甚至陷害。
      姜有容也是这种情况,她想要在京城立足,就必须要有自己的房子。
      我依旧闭着眼睛,但是心里开始组织起语言,思绪也仿佛去了很远的地方。
      “远了不说,说说现在我买房的动机。”
      “你们也看到了,四合院很稀缺,如今四合院的房子并不贵,一套三百平的房子,地段普通点,五六百万就能买下,这还是在一二环内。”
      (京城有一环,只是现在不说了。)
      “但是你们要记住,投资任何产品,只选择稀缺的,越是稀缺的资源,将来增值的可能越大,脱手也越是容易。投资要看两个属性,一个是有增值空间,另外一个是容易流通,要不然,光涨价,卖不掉,岂不是砸手里?”
      “其次就是商品房。这种房子有一个天然属性,地段。地段决定了房子的价格,还有其流通能力。而体现在房子地段上的价值有三个,教育资源、医疗资源、最后才是商业资源。”
      “从我选择的房子来说,商业资源都不缺,在二环和三环之间的小区,要么处在商业中心边上,要么是干脆在商业中心规划之中。
      二环内的房子不多,但也买了一些,主要是这些房子大部分都是单位房。
      可这些房子的价值反而是最高的。”
      “其次就是医疗资源,这是就医方便程度来看的,和商业属性一样,并不会起决定作用。
      毕竟住在京城,不会那么深切的感受到医疗资源的重要性,这里有全国最好的医院,也有全国最好的医生,同时拥有全国最多的病人。”
      “医疗属性,在京城被弱化了。”
      “最后一个是教育属性,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属性,就是现实意义上的学区房。国人注重教育,对下一代的投资,从来不吝啬投入。对于学区房来说,一线城市,看小学;二线城市,看中学;三四线城市看高中,就没有学区房的概念了。”
      “这就是房子的属性,商业针对年轻人,属于当下;教育针对下一代,属于未来;医疗针对老年人,属于过去。”
      “这是一套房子涵盖了人三代人的需求。按照这样标准找到的房子,就是稀缺房产。”
      我一口气说了很多,将房子的功用和价值都掰开了揉碎了,说的明明白白。
      “其次就是金融属性,房子是不动产,拥有抵押,质押,甚至是作为担保的重要属性。哪怕我用最简单的资本构架,我这几天购买的房产至少可以在银行里贷出五亿,甚至更多的贷款。
      如果操作得当的话,十亿也不是不可以,就是需要更隐秘的手段。这些你们都不具备,就不要去想了。”
      “如果我想,我可以一分钱不花,就能从银行里贷出所有买房的钱。当然,我的房产成本将不再是购房款,而是每个月需要还的银行利息。”
      “假如,我能从银行贷出来六亿,而我的购房成本是五亿。
      这些房子出租或者其他用途,可以每年给我带来两千万的房租收益,甚至更多一些的收益。这一点你们不会否认吧?”
      “而多出来的一亿,如果用最稳妥的投资方式,每年也能得到一千万以上的利润。”
      “这已经是三千万了,而我的购房成本不过是利息,每年也就是五千万左右。这关乎到和银行的关系,关系越紧密,利息越低。”
      我购买的房子中,出租能获得不错收益的是二十几套门面房,大部分都是在已经有一定商业氛围的区域。比如说三里屯。
      这些房子眼下的出租收益不高,但是未来可期。
      姜有容和黑子连连点头。
      他们也知道这是干货,站在他们无法看到高度,用俯瞰的视角,指出财富密码的机会。
      “老板,您是说……您一年需要付出的房屋成本是两千万?”
      

第138章 浅谈未来十年[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