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女儿一道去见杨倩儿。
杨倩儿见了薛将军,看着两年未见的曾经夫君,杨倩儿心里觉得十分陌生,心里本有许多话想说,却无从开口。
过去的事,都过去了,杨倩儿几番动嘴,往日的重重,忽而觉得有些缥缈,不想再提。
唯独一件事,杨倩儿放不下心结,她跪在地上,跟薛将军请罪,“当初是奴婢,猪油蒙心,仗着几分宠爱,不将夫人看着眼中,是奴婢狭隘,间接害死主母。奴婢曾锒铛入狱,也曾颠肺流离,现如今只想见将军一面,跟你磕头请罪,这辈子,奴婢最对不起的人,就是您,若不是我心术不正,将军此刻,定不会背井离乡,来此地值守。”
薛将军以为,杨倩儿千里迢迢来此,是质问他为何弃她一人在京城,然而,见到他只见到她忏悔,决口不提当日薛将军遗弃之事。
薛将军忽而看着眼前人,一年多未见,这曾经娇气得不成样子的杨倩儿,也能转了性子,薛将军有些感慨,他对杨倩儿,原本也不是真心喜欢。
曾经动过心,也曾留过情。然随着时光沉淀,那时的心动,不过是昙花一现,随风就散了,宠爱杨倩儿时,贪一时之欢,没想到,发妻再不肯原谅。
薛将军也存着跟发妻较劲的心思,他越发宠爱旁的女子,本以为,发妻能低头服软,结果,夫妻二人越发糟糕。
冷落发妻时,薛将军觉得不管怎样,发妻就在他府中,即便不见面,也没甚干系,只要他想见,随时可以见到。然而,薛将军没想到,天降横祸,发妻死了。
他想过千万种,是继续跟发妻僵着,还是弥补,但是,他还没放下大男人的威严,向发妻求和,发妻死了,他想要求和,没了机会。
如今再回头看,曾经种种都没有意义。
原本以为,这杨倩儿见到他,哭得梨花带雨,会跟他哭诉抱怨,薛将军离京后,她的不易。但杨倩儿对他离开京城后的艰难日子一字不提,只是忏悔曾经坐下的孽事。
薛将军没有开口原谅,也没话给她,只说了一句,“从今往后,你我各不相欠!”各不相欠,也就是说,她间接害死主母的事,从此也了了。
杨倩儿跟薛将军重重的磕了个头,起身后,跟薛将军女儿深身一拜,便告辞了
杨倩儿离开时,手中,拿着一封休书,原本,妾室扫地出门,连休书都用不上,这休书,是杨倩儿求的,薛将军给了她。
薛将军女儿倒是听闻了些,杨倩儿在京城的遭遇。
对这个害死母亲的罪魁祸首,她本该说不出的恨,转而想到,乾?帝都死了,若没有这杨倩儿搅乱薛府,如今的薛府,会是什么样呢?
以父亲的愚忠,定会跟乾?帝拼死抵抗,最终跟乾?帝死了一处,也不一定。
如此看来,这害死母亲的女人,也算是冥冥中,帮了薛府一把。杨倩儿心术不正,恃宠而骄,还贪财,总之,没有一样值得父亲宠爱,唯一值得说的,就是脸生的漂亮。
看着陌生的杨倩儿,听闻过她独自一人在京城吃的苦头,鸿胪寺大牢呆了半年,也算得了报应。或许,这就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吧!
薛将军女儿,让账房支了一百两银子,给杨倩儿,若是省些花用,够她几年的花销。杨倩儿没有推辞,收下了。
见完薛将军,杨倩儿觉得浑身轻松,自己终于自由了!
杨倩儿带着休书,走到张运来跟前,这一回,她终于昂起头来,跟张运来说,“天南海北,我跟你走!”
张运来总算守得云开见月明,这才敢拉住杨倩儿的手。
杨倩儿说,她应了别人一件事,将当时从歪脖树下挖出来的金子,给张运来看,“我拿了他的好处,不能食言,咱们走一趟吧,了却这桩事之后,你找个地方,咱们安顿下来。”
这些金子,在路上,杨倩儿从没想过花用,即便看着张运来四处采买物件,也不曾想动这些金子,因为,她拿着不踏实,答应富商的事,她不知道能不能做到。
如果没有遇到张运来,她去云州的盘缠都没有,有了张运来陪伴,她似乎多了底气,这让杨倩儿感觉到了久违的踏实感。
她的心,扑通扑通,跳个不停。
张运来忙点头应了,带着杨倩儿,去完成当初富商求杨倩儿带给他发妻的话,许发妻改嫁。这一走,又是一个多月。
富商发妻听闻夫君死在京城太常寺,连收尸的人都没有,沉默了很久。
直到杨倩儿走了,久久不曾回神。许她改嫁,想到夫君前些日子,一直派人索要银钱。她不禁胆寒。
太常寺是什么地方,她听闻过,人间诏狱般,光是想想都害怕,当官的进去都活不了,何况是百姓人家。夫君得罪了什么人,将家中掏空了,还丢了性命,发妻她不再去想。
若不是她这些年留了体己私房钱,她日后,只能靠改嫁活着。或许夫君知道家底空了,她没了活路,这才允她改嫁。
让人送话过来,也算夫妻一场,残留的情分。
改嫁,还不如自己顶着寡妇的名头,自己过活自在。
富商的发妻,改不改嫁,是她自己的事。
杨倩儿完成最后一桩心愿,自此跟着张运来远走,再无人知道,他们二人去了何处!
第 114 章 第一百一十四章[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