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大宋卖饼人(下)[1/2页]

大宋王朝那些事儿 边塞man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张耒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也悄然记在心里。他觉着自己似乎有了一点灵感。
      封彪气急败坏,找到了顾小城。顾小城看这黄师傅油盐不进而且软硬不吃,怒火从心中烧,他冲到黄师傅卖饼的地方,掀翻了摊子,大喝一声:“你当这里是什么地方!”
      真的不知道这顾小城哪里来的优越感,难道,就凭他是京城的居民而且是大相国寺前街的住户?
      黄师傅非常平静,并没有与他争吵,而是收拾收拾,继续卖他的饼。
      街上有好多人替黄师傅打抱不平。不过尽管他们打抱不平,到了关键时候,他们也不太愿意给顾小城理论一番,不过也有极大一部分的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唯一一个让人感觉不和谐的,是封彪的喝彩与掌声。也许最最能理解顾小城的人,就是封彪。顾小城这个人有一种病,唤作“哗众取宠”病,具体的表现是:顾小城不管说了什么,总是希望听的人听完后能够躁起来,如果能够鼓掌喝彩,那就更好了。他总是要搞出一些派头,尽管他没有官职、没有爵位,他依旧渴望着自己说出的话,能够有人鼓掌喝彩,虽然他根本就不知道,他说出的绝大多数的话,都是无关紧要的话,都是妥妥的废话。
      封彪鼓掌喝彩,顾小城很高兴。但是,很快,顾小城就高兴不起来。因为这时,从人群中传来了一声:“你当你自己是什么人?”
      这话是张耒说的,格外有底气。顾小城觉着自己是京城的人,神气无比,却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他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草根,也可以说,没有那中心地段的祖上的老宅子,他顾小城,啥都不是。
      “关你啥事?”封彪和顾小城异口同声地说。
      “老百姓受你们欺负,我必须亮明身份,挺身而出。”张耒说。
      顾小城和封彪冲上去就想打人,可是拳头已经伸出来了,却下不了手。
      是因为他们仁慈?并不是。他们不敢打。
      那是因为,张耒亮出了朝服。绯红色的。这能够代表张耒的身份。
      顾小城看到朝服,虽然不至于屁滚尿流,却灰溜溜的走了,而封彪作为开封府的衙役,竟然腿部打了个弯儿,跪下了。
      这时黄师傅说话了:“张大人要吃肉夹馍吗?俺这就给您做。”
      张耒挥挥手:“还是排队吧。我是个当官的就不排队,其他等了好久的老百姓会有意见的。先给他们做。”
      这时的张耒灵光一现,经历了这样的一件事情,他终于知道了这首诗的最后两句该如何写。他也同时知道了,接下来,该如何通过这位黄师傅来教育自己的两个儿子张?和张秸。
      张耒心想: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但是人要有志向,意志要坚定。男儿有梦想,对美好生活有更高的要求,那样的话,每一天又怎么可以闲着?
      很快,张耒把心中所想转化为诗意的语言: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他在黄师傅那里买了肉夹馍,拿回家给自己的两个儿子张?和张秸吃,孩子们吃的时候,张耒就去写诗。孩子们吃完,张耒也把这首《示?秸》写完了。
      张耒把早上的所见讲给两个孩子听。
      兴,百姓苦。历朝历代都是如此,处于神宗皇帝熙宁元丰年间盛世的黄师傅,生活也格外苦。讲完自己早上的经历,张耒把《示?秸》念给两个孩子听,

大宋卖饼人(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