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书同车轨(求票票)[1/2页]

秦时小说家 偶米粉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大王,月前上将军王翦预谋兵动之时,国府上下就已经开始准备了。”
      “再有不到半个月,从各郡县抽调的吏员,加上中央学宫的学员,足有六百余人,可入燕国治理,通彻秦法。”
      从武真侯手中接过文书,昌平君熊启快速一览上面的内容,旋即,出列殿前,一礼而落,说道国府的情况。
      一战之力击溃燕国、赵国等的助力,实在是胜仗,王翦文书中算是自谦。
      一战过后,燕国当不足为惧,今岁攻下蓟城,来年留下一支兵力,其人便是率兵南下,汇合王贲、杨端和等了。
      那个时候,也如同武真侯所言,魏国当纳入秦国掌控,三晋也当彻底纳入舆图。
      俯览诸夏,整个北方大地不为隐患,中原腹地,不为隐患,只消巩固一二所得,那时,诸夏间,就只剩下三个诸侯国了。
      秦国!
      齐国!
      楚国!
      也是诸国中最为强大的诸侯国。
      而在中枢所谋的顺序上,也是他们两个最后。
      至于最终如何抉择,……。
      全凭大王一心。
      “甚好。”
      “此事不得怠慢,攻下燕国的土地简单,可是要将燕国的土地彻底化入秦国,可就是一件麻烦之事了。”
      “前几日同武真侯闲谈,武真侯一言:欲要使得诸夏万民一心,欲要令万民认同秦法,则诸国之内一切当不存。”
      “传寡人令,除了医者、音律等书籍以外,其余诗书史册尽皆焚灭,将燕国大地上所有看到的燕国文字,一一剪除。”
      “再从国府拨出十万金,于燕国诸郡各县建立学堂,适龄幼子当入内启蒙,传我大秦文字,传我大秦史册,传我大秦律法。”
      于国府的准备,秦王政不做评价,那是国府所应该做的事情。
      数百官吏入燕国大地,需要做的事情有很多很多。
      王弟说的很对,有些事情,现在就可以做,现在大秦也有这个资格做,虽然会遇到不小的抵制,可那些不是问题。
      “喏!”
      于大王此策,昌平君熊启并不觉得稀奇,先前在蜀地、赵地、陇西两郡也都有这样的政策,将当地的所有文华湮灭。
      以大秦诸般种种取代,文字、服饰、习俗、律法等等诸多方面。
      “此可为书同文,今岁以后,凡是在燕国内出现的书籍、文字非我大秦允许,一律重罪论处,若有抵抗,连坐诛杀。”
      “另外,护国学宫内熔炼有一灰物,寡人称之为——水石,如水韵一般形体,化石块那般坚硬,学宫会派出专人,前往燕国,修筑驰道。”
      “以上将军俘获的十多万人劳力修筑,今岁以后,凡是行走在大秦治下的马车,必须符合秦国规定,车需同轨,路需同属。”
      “若有所违,重罪论处,若有抵挡,连坐诛杀!”
      秦王政娓娓道来,双手背负身后,将中枢的一道道指令下达,此令不为国谋,自己可以一力贯彻行之。
      乱世重典。
      这个时候,不以重典将诸多政策推进,若然诸夏归一,再行重典,可就有些麻烦了,秦王政口中之语不绝。
      殿下的郎中令蒙毅执笔不断,将一切记录在册。
      “车同轨!”
      “路同属!”
      昌平君熊启低语喃喃,神容微变。
      诸般言语,听着很熟悉,可闻大王之语,无论是力度上,还是广度上,都非先前可比,这般推进……,后果……未敢多想。
      兴乐宫厅殿之内。
      中枢诸人在列,丞相李斯闻此,微微颔首。
      廷尉王绾闻此,先是有些迟疑,而后也是颔首。
      国尉闻此,眉目略有一挑。
      参知政事的鬼谷盖聂闻之,剑眉更是挑动。
      ……
      诸般政策,深层次意义截然不同。
      “目下大秦治下,度量之用源至商君之法,可有石、钧、斤、两、铢五类,山东诸国之人也有先前之用。”
      “今岁起,凡我大秦治下,当沿用商君之法,国府各大行署行之,与大秦之内的商贾之人,度量诸般,尽皆此法。”
      “若以山东诸国之法为准,重罪论处,涉及大事,连坐不殆。”
      秦王政居于上首,再次一言落下,而今山东诸国中,韩国、赵国已灭

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书同车轨(求票票)[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