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兵纵权谋(求票票)[1/2页]

秦时小说家 偶米粉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这便是项燕将军的为楚国谋?”
      熊启沉吟许久,再次看向项燕。
      这便是项燕此次的所谋,欲要说动自己,图谋为楚?一谋将来长远?
      “不错。”
      “或许那般之事,小儿也可言语,然……为楚国计,项燕自当亲自来此,以表诚意。”
      项燕没有迟疑,悍然应下。
      “项燕将军的确很有诚意。”
      熊启一笑。
      “昌平君不仅仅是昌平君,更是秦国之内楚国外人之昌平君,数年来,项燕所知,楚人在秦国各大郡县之人,逐渐减少。”
      “或是被罢黜,或是被分配它处,岂不是秦王嬴政欲要在秦廷内削弱楚国之力也?”
      项燕神色肃重,再次说道一言。
      此次前来,若无一定的把握,也不会前来。
      数年来,昌平君自身也有所谋,否则也不会一见百家之人,也不会在上次秦赵交战之际,有所助力。
      而今,更是需要昌平君作为巨大抉择的时候。
      项梁……他的分量还不够。
      唯有自己亲自前来方可。
      “秦国!”
      “楚国!”
      “国力之差距渐行渐远也。”
      熊启喃喃道。
      双眸深处掠过一丝浅浅的迷茫,自小便是生长在咸阳城,养育在华阳祖太后膝下,的确,无论自己愿不愿意,身上都有着楚国的烙印。
      那是自己应该背负的命运。
      华阳祖太后薨逝之前,也曾与自己言语,让自己看护着秦国的楚人,照顾好秦国的楚人,若然可以,多多为楚国所谋。
      自己也是遵循了祖太后的道理。
      尽可能的权衡秦国与楚国之间。
      然……接下来秦国和楚国之间的冲突越来越明显,自己欲要权衡,已经有些力不从心,甚至于很不容易了。
      山东诸国在面对秦军的时候,也曾提前得到过讯息,结果如何,还是被一一攻灭,在实力差距到一定程度的时候。
      计谋有用乎?
      “楚国需要时间。”
      “只要再给楚国八年以上的时间,楚国便有足够之力,同秦国争锋。”
      “楚国,从来都是大国!”
      项燕无比自信的看向熊启。
      楚国之地,丝毫不逊色如今不断灭国的秦国。
      楚国之民,也是诸夏前列,国内大军,亦是可调动数十万、百万。
      果然如此,又有何不能够与之抗衡。
      “八年的时间,很难很难。”
      昌平君熊启苦笑一声。
      三晋、燕赵一合,顶多两年,中枢之内便是要一谋南下或者东进,而齐秦交好,只要齐国没有太大的异动。
      很有可能直接南下,攻打楚国。
      何况,楚国需要时间这一点,秦廷之内并非无人看到,所以秦国不会给楚国时间的。
      “此举需要昌平君助力!”
      项燕如何不清楚,而欲要秦国给楚国这个时间,楚国自身是做不到的,唯有秦国之内的策略有所调整,比如秦国先攻打齐国。
      或者秦国之内出现了什么变故,不得不推迟一二。
      无论如何,做成那般事,在秦国之内,需要足够有地位和权势的人,楚国的选择……只有一个,便是昌平君熊启。
      “项燕将军有所谋?”
      熊启闻此,眉目微动,看向项燕。
      能够有此语,莫不是已经有了谋略。
      “不为大谋,不过短见而已。”
      项燕单手轻捋颔下短须,摆摆手。
      旁侧项梁也是好奇,因为一路之上,父亲并没有多言这般事,难道父亲真的已经有了谋略?可以令楚国多出数年时间?
      “启当侧耳聆听。”
      熊启微微一礼。
      “昌平君岂不闻当初武安君白起之事否?无论其人身死是百家所为,还是秦王赐死,可……武安君白起的确受到秦国昭襄王的忌惮。”
      “故而,长平之战的第一统帅为桓齮,并非白起,若非桓齮久久不能够击败赵军,怕是秦国昭襄王也不会启用白起的。”
      “当今之时,何其相似,而为何武安君白起那般赫赫战功,却不为秦国昭襄王第一统帅人选也?”
      项燕连忙回礼。
      若言计谋,有一丝,若言大谋,却是不显,可从秦国法治而言,而历代秦王之心

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兵纵权谋(求票票)[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