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 种玉美玉(求票票)[2/2页]

秦时小说家 偶米粉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nbsp;   秦国接下来的重心应该是主外缓内,南下陉城的时候,便是有闻蒙恬的黄金火骑兵前往北地郡了。
      定然是想要将匈奴的麻烦解决,而后外患不存,在给予山东最后一个诸侯国定下。
      同时,趁着这个机会,秦国也能够将燕赵、三晋、楚地更好的纳入治理。
      “不战而屈人之兵?”
      “很难!”
      天明简单一语而应。
      想要齐国直接投降?
      太难。
      因为齐国国内的四十万大军已经开赴边界了,有他们在,想要不战而屈人之兵?
      颇有妄想。
      怕是秦国中枢一些重臣所思忖,运筹帷幄之中,将齐国轻而易举的拿下。
      “不一定。”
      “还是有不小可能的。”
      “但……还要看接下来的形势。”
      “走吧,这一趟出来,颇有所得,却是天明你化神那一关还没有迈过去。”
      残剑倒是别样一笑。
      欲要不战而屈人之兵,非有结果对于双方都不错。
      若是齐国投降,齐鲁安稳无忧,存于其内的百家也有喘息之机。
      若是强战,齐鲁陷入战火,连年来,已经先后进入齐国的诸国老世族们也会受到相当大的损伤。
      那些事情于自己来说,并不重要。
      无论是不战而屈人之兵,还是秦国强战拿下齐国,都只有一个结果,那就是秦国一统天下。
      反而,此行带着天明出兰陵城,本以为游历一番,天明印证道理之后可以直接突破。
      还是拦阻在先天绝巅,相距化神只有一线!
      “也许,我的修行还不够。”
      天明也是叹息。
      当初离开咸阳的时候,自己的修为就已经破入先天,数年来,早就登临先天绝巅。
      现在还是先天绝巅。
      所不同的也就内力浑厚许多,玄功妙法熟练许多,攻伐手段多了许多。
      化神!
      驾驭天地元气,那是一个崭新的境界。
      “修行修的是一颗心,先前于你说过,儒家荀夫子困局化神境界数十年。”
      “一朝而破,辽东塞外不咸山,力压百家两位早已破入玄关的武者。”
      “道家天宗玄清子入世修行,爵封彻侯,领四郡军政要务,偏生一身修为深不可测。”
      “那才是大道。”
      天明此刻的心思,残剑完全可以理解。
      因为当年自己也是从那个心境过来的,为了破入化神境界,诸国游历,寻找百家之人切磋。
      历经一次次战斗,方才破入化神。
      而后,一路突飞猛进,直至和师妹一起前往咸阳宫行刺秦王嬴政,丹田修为被废。
      数十年修行化为乌有。
      其内,更是历经生死轮转。
      方有明悟,开启灵觉修行,浩然正气,剑道真罡。
      修行?
      自己以前的路走偏了。
      现在这条路也不晚。
      当年自己还曾狐疑儒家荀夫子的天资,以荀夫子数十年来坐镇稷下学宫的道理造诣。
      没理由区区玄关能够拦阻荀夫子。
      现在……自己明白了。
      “返璞归真!”
      “那般境界,咸阳宫内武真侯曾说过,山就是山,水就是水,看到了,见到了,就领悟了。”
      “看来,我的路还有很长。”
      许多道理,天明都了解,咸阳宫内,武真侯虽没有亲自教导过自己,然则,教导扶苏兄……的时候,自己也在旁边。
      许多话,和残剑先生所言相仿,甚至于更为简单。
      自己有些明白,又有些不明白。
      觉得可以做到,又觉得有些虚幻。
      “武真侯可知寡人近来常常在想些什么?”
      咸阳宫!
      兴乐宫侧后的花园,尽管临近秋日,其内的百花仍旧盛开明艳,行走其内,丝毫感觉不到夏日的离去。
      骄阳普照,温煦和暖,却是不显盛夏的炎热,玄色素袍,常服着身,秦王政将手里的一柄木剑递给侍者,看向王弟。
      “能够为大王常思的事情,从来不在过去,而在将来,齐国的沦亡已经注定。”
      “大王所想应当为一统天下大事。”
      盖聂在齐,咸阳宫内的其余剑术教导者不存,金日前来咸阳宫,却是和王兄相对剑招对比了一炷香时间。
      亦是将手中木剑递过去,从近前的侍女手中洗了洗手,略微擦拭,闻声,笑语而应。
      或许,自己可以猜测到王兄所想。
      “当年,寡人入新郑的时候,曾和韩非谈论过秦国的天下。”
      “也曾想过秦国在一天下之后的情形,山东诸国之土尽皆纳入大秦,诸国之民尽皆是秦国之民。”
      “可……具体诸般,却思之不透,韩非有语,大秦以法为上,自当以法通行诸夏。”
      “寡人认可,而大秦之法在山东诸国的土地上,欲要建立起来,需要很长的时间。”
      “儒家?儒家的仁礼教化!”
      “道家的无为清静。”
      “……”
      “有些事情需要寡人亲自做出决断。”
      金岁,大秦围困齐国,无论齐国的抵挡会多么强烈,秦王政不觉的齐国可以撑过明岁。
      顺利的话,大秦一统天下,在明岁就可以功成。
      六王毕,四海一!
      大秦将成为诸夏的大秦。
      而那个大秦……令秦王政有些陌生。
      单手落在面前的一朵红色花瓣上,秦王政将其取下,落在手中,细细一观,叹息道。
      “那个问题,不仅仅大王在常思。”
      “玄清近来整顿中央学宫,学宫内得许多人同样在讨论。”
      “大秦一统天下之后,会施行何种国策。”
      “会和上古、三代一般无二,还是迥然不同。”
      “是封建邦国,拱卫咸阳!”
      “还是划分郡县,中央一体!”
      “是礼仪传承三代,还是礼仪自大秦始!”
      “是将秦国之法推行诸夏,还是施行另外之法,如文信候吕不韦的《吕氏春秋》!”
      “……”
      周清则是没有太大的困扰,岁月长河中,出现太多太多的样本,各种各样的国体都有。
      可无论如何,大秦需要在接下来的时间内出现一种统御诸夏的体制,不仅要延续秦国的强大。
      还要完美的将山东诸国纳入掌控。
      归根结底,长治久安才是王兄所想。
      达到长治久安、万世不坠的手段为之难思。

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 种玉美玉(求票票)[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