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2章 震慑[2/2页]

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青红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鲜血喷涌,将地板染得血红。
      “啊?”群臣惊骇出声,瞳孔地震。
      这一幕实在太超出预料了,简直有违礼法。
      皇宫不是不能死人,事实上,死在皇宫的人还不少,每年都有人因廷杖死在皇宫,但砍头却是头一次见。
      即便是杀气最重的朱元璋,也从未在宫里动过刀。
      自大明建立以来,这还是头一次有人在皇宫里被剁了脑袋。
      鲜血汩汩流淌,刺激着群臣的神经,以至于刚刚还热闹非凡的大殿,此刻寂静无声,落针,“三宝今年应该不会回来,他走之前说过要寻红薯,估计要浪费不少时间。”
      “红薯好吃吗?”小胖问
      “还可以,但它的主要优点是高产,至于吃……煮着吃,烤着吃,磨成粉做饼,甚至生着吃都行。”李青笑道,“味道嘛,有点儿甜。”
      “那应该挺好吃的。”小胖又往嘴里塞个块糕点,他最喜欢吃甜食,但,红薯怕是吃不上了。
      闲聊了会儿,小胖又将话题引向朝政。
      “这两年边关一直安定,估计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也是如此,目前大明的隐患并不在北方,而是在南方!”
      李青问:“你是说海上贸易?”
      “嗯。”小旁点头,接着补充道,“我说的南方不是指大明的南方。”
      “交趾?”
      “对!”小胖担忧道:“下西洋的船必须在交趾补给,一旦交趾乱了,下西洋是不停也得停,只能做一下周边小国的生意,
      问题是……随着靖难功臣凋零,能扛大旗的后继无人,虽然会打仗的挺多,但,能做帅才的却几乎没有,张辅也老了啊。”
      李青想了想,“还记得卫青吗?”
      “他被关大狱了。”小胖说。
      “啥?”李青目瞪口呆,“不是……为啥啊?”
      “三个月前,他上书称缺乏弓箭,请拨弓一万、弦二万、箭三十万。”小胖道,“当时我批了,后来遭人弹劾贪污公款,我就把他下大狱了。”
      “你这也儿戏……”李青突然醒悟,“是为了给太子铺路?”
      小胖笑着点头:“瞻基登基后,把他释放,再来个官复原职,又是一份天大的恩情。”
      李青无语:你还挺会打算。
      “青哥,你认为他能扛大旗?”小胖问。
      “此人的履历我看过,建文元年太宗骑兵靖难,同年攻克蓟州,他当时还是百户,就率着部下投靠了太宗。”李青道,“建文元年投靠太宗,和太宗入驻南直隶后投靠,有着本质区别,忠诚这方面没问题;
      建文之后,他升任都指挥佥事,后又在山.东沿海防倭,永乐十四年率军在登州平倭,永乐十八年唐赛儿叛乱,他的战绩更是傲人。”
      李青欣然道:“他以一千骑兵,昼夜兼程驰援,斩敌两千,生擒四千,后皆斩首,一举击溃了叛乱的中坚力量;
      虽说叛军战力比不上明军,但他赶到时也是疲劳之师,一千对六千,能有如此战绩,实在难得。”
      小胖不太懂军事,犹豫道:“他…能行吗?
      交趾一旦乱起来,可不是数千,而是动辄数万,甚至小十万啊!”
      “话是这么说,但你得分情况。”李青笑道,“交趾大乱子、小乱子有过;
      但,全都被碾压式的平定,他们对大明已经产生了畏惧,也老实了太多,而卫青这种打仗以生猛著称的将军,最适合应对这种情况,一样的能力,他的打仗风格更吓人;
      且交趾的叛乱,远没有布政使上报的那么大,上十万的叛乱就没有过,不过三两万人罢了,不信你去问张辅。”
      “嗯……”小胖迟疑道,“他真能行?”
      “那还能有假?”李青自得道,“卫青一直在前阵战斗,又有平倭经验,非常适合在交趾那样的环境下作战,且他已经做了好几年的山.东都指挥使,太宗都夸此人不凡,颇具帅才呢,
      再者,你以为我那么多年监军白当的吗?”

第32章 震慑[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