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6章 蹇义表白[1/2页]

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青红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朱瞻基双眼放光:“这一来,可就从根本上解决了士绅持续做大的隐患。”
      “青伯,真有你的,你是真损啊……”朱瞻基得意忘形,见李青眼神不善,忙又补充道,“我这是夸你呢。”
      李青:“……”
      你可真跟你爷爷一个德性,连话术都一样。
      “也不能高兴过早,”李青道,“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他们还是有可转换余地的。”
      “那也无妨。”朱瞻基笑道,“朝廷政令颁发后,他们自己就能闹腾起来,最差也能让那些个士绅后院失火。”
      顿了顿,“青伯,你还有计没?”
      “再就是科举制度了。”李青将之前跟朱棣说的那一套,说给朱瞻基听。
      简单说就是:朝廷直接定进士名额,并将这名额平均分到大明各省份。
      如此一来,便能杜绝南方一家独大的现象。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隐形优点,那就是一些个富绅为了名额,会从南方迁徙到北方。
      因为进士名额的分配,定会让南方考生科举高中的难度,提升到地狱级,而北方的教育普遍不高,相对要容易很多。
      富绅迁徙对北方的发展,可比普通百姓大得多,有了他们的加入,能很快带动各行业。
      当然,这些都基于政令能顺利颁发。
      毕竟这么做,等于直接撼动了整个江南文官团体,其中的难度可想而知。
      朱瞻基也深知其中难度,但他并不想退缩,现在的他,正是干劲儿满满的时候。
      “干了!”
      “有魄力!”李青竖了竖大拇指,“不过,你也要做好他们反扑的准备,那些人可不是吃亏的主儿。”
      朱瞻基笑笑:“他们有什么招数,尽管使出来就是,我一一接下!”
      李青点点头,心情愉悦。
      说一千道一万,王朝想要鼎盛,帝王的意志才是重中之重。
      “军队能稳住吗?”李青问。
      这是他最担心的问题,朝局再乱都可以控制,最多不过折中,但军队是万万不能乱的。
      “放心,一切尽在掌握。”朱瞻基自信道,“我登基后,第一时间就释放了卫青,并给他官复原职,同时,给军中大小军官,额外涨了三成俸禄,军心稳的很,不会有任何意外。”
      “真的?”
      “我有必要骗你吗?”朱瞻基好笑道,“难道你以为文官已经渗透了军队了?”
      李青哑然失笑:“也是,倒是我多心了。”
      顿了顿,“既如此,你打算什么时候开始?”
      “明日早朝!”朱瞻基憋了这么久,不想再等下去了,“明儿你可不能偷懒了,早朝必须来。”
      “好!”166小说
      ……
      回到家,李青拿上鱼竿准备去池塘钓鱼放松,却听下人禀报有客登门,只好返回前院。
      来人是蹇义。
      李青有些纳闷儿,简单寒暄两句,请他进屋。
      来到客堂,分宾主落座,蹇义开门见山:“李尚书,皇上是不是想提拔内阁?”
      “不知道。”
      蹇义:“……”
      “李尚书咱们是一路人,内阁不能做大,不然后患无穷。”蹇义满脸情真意切,“你可能会认为,本官全是为了自奉为真正意义上的国师了,说的话简直堪比金科玉律。
 

第36章 蹇义表白[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