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付之一炬。
      这个故事意在说明:
      世间一切,在上天的眼中,都是平等的,均如“刍狗”,天地不会对某人某物格外仁慈或施恩。
      恰如“刍狗”的世间万物,当有用时,被奉上高贵的台面;使命完成后,就会被随意丢弃。
      从有用到无用,由盛转衰,遵循一定规律,不可避免地经历着从极尽尊贵到被随意废弃的过程,任谁也无法逆转。
      从这个故事,我们得到如下的道理:
      世间一切都是平等的,上天不会特别厚待谁。
      每个人生来都有使命,使命完成后就该退出。
      任何事都有它的规律,无需强求要顺其自然。
      我们听了老道长的话后,一时满堂沉默,都在认真思考着。
      我在现代时,一直觉得”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句话朗朗上口,作为我的日常口头禅,没少念叨;但我一直没有深入探讨这句话的真实意思,更没想到这句话里说的其实是人生的真相:
      人是生物,更是自然界里的一部分,生老病死,其实都是在遵循大自然的规律。
      年轻时,生命蓬勃向上,那么高歌猛进;年老了,生命走下坡路,也无需垂头丧气;需知生命只在是履行规律而已。
      正所谓: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与自然规律相冲逆行,只会令自己破坏损伤;只有顺应天道,方得万物自然!
      人如何在纷纷攘攘的世事洪流中,找到心理平衡点,达到内心的平和,才是一生必修的功课
      松风又带来远处声声古琴,把我天马行空的思绪,重新拉回松谷草堂的刻花透雕的回廊下。
      正是:
      雁渡寒潭,雁过而潭不留影;
      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
      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
      事去而心随空。*

第46章 天地不仁[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