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云谷寺后来毁于战火兵灾,到了现代,人们在这里建起了徽派建筑的云谷山庄。
      到了云谷景区,我们已经从黄山的北门,到了黄山的后山。
      在前边我们曾经讲到,我们今天行的这条路线,也曾是古时候黄山北边的太平县与黄山南边的黟县百姓通行的一条路线。
      目前我们还是明朝洪武年间,云谷寺当然不存在的,只有一条漫长的沿着溪流往下行的山间古栈道。
      这条古栈道在现代,一般少有人走,主要山路很长。
      现代的人们为了节省时间和体力,在这条古栈道的上方建了一条云谷索道,人们上下山都用索道了。
      现代的人们使用索道,虽然便捷,但是也少了许多大自然的乐趣,不能近距离看到云谷景区真正的秀丽如画的风景。
      一定要说的是,当我们行在现代有云谷山庄的地方,看到这里有华东黄杉古树林,每一棵树都高达20米,真正的参天古木,干圆枝粗,挺拨秀丽,树冠像一把茂密的伞子一样,遮天蔽日。
      我们是走下山路,比起上山路来说,下山路轻松很多。
      我们沿途看见群峰环绕中,枫松相间、五色缤纷,先是苍松巧石,再是黄杉参天,又见山坡上处处茶园,远处如海浪盘汹涌的翠竹;当走到南门入口时,只见夹溪两岸的路旁,尽是石刻如林。
      我们下得山来,已经是午后,凌轩一路背着我,萧遥剑见小路漫长,半途就抢了我来背。凌轩也乐得清闲。
      黄山的南大门就是汤口镇。
      三叔带我们一行人找了个客栈休息,四叔则前去找那个带我们上黄山的采药人,给他支付工钱。
      凌家子弟到了客栈,放下行李,而三叔四叔早着叮嘱过带着金锭的凌家子弟,中途是不能放下装有金锭的那个布包的。
      凌家子弟在客栈里休息,这时凌轩把一封信交给我,说是老道长给我的。
      我打开来一看,看见老道长秀丽整齐的楷书,上边写道:
      瑶瑶,
      与君离别意,
      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游字。
      我看着,不由得眼泪盈眶。
      凌轩说:看,老道长就知道你会这样,叮嘱我一定要下山后才把信给你。
      是啊!老道长说得对!
      话无须多,古诗一首足表衷情。
      知我者,世间仅一二矣!
      知己难求啊!
      正是:
      知我者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了解我的人,不说也自然懂得;不了解我的人,会认为我这样做,何必呢?
      那么我面对了解我和不了解我的人,其实上都无需说话的。
      无法了解自己的人,讲得再多,都是废话。
      到了傍晚,我们就在汤口镇找了一家客栈吃饭。
      黄山十数日,凌家子弟都一直跟随山上道院的道长吃素,饮食清淡,现在下山,三叔决定为他们开斋。
      黄山臭鳜鱼和徽州毛豆腐、一品锅、方腊鱼、黄山双石、徽州刀板香等等黄山特色美食,三叔统统为我们安排上了。
      三叔对我们说:你们多吃一点,离开了安徽,故乡美食,怕难寻得着了。
      萧遥剑作为地头蛇,更是为我们搜刮一些我们不知道的汤口小吃,让老板叫小二帮我们在外边买回来。
      由于明天还要继续赶路,加上各人身上都带着黄金,我们今天都没有饮酒。
      饭后,我们就早早回客栈了。

第133章 云谷景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