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前文再续,书接上一回。
      前边讲到凌家族人从安徽休宁出发的第十三天,我们在景德镇,连续两天挖到了张氏不知何故埋在地下的财富。
      明朝初期,朱元璋为了巩固上层统治,花尽心机、排除异己、巧取豪夺,这些我们在前边都曾经提过,在此也就不再提了
      我根据陈锁匠提及张老爷定制锁具的时间,推断张老爷当时一定是走投无路,但又不甘于双手奉上家族财富,才会出此下策,将财富埋于深山密林中。
      张老爷定制锁具的时间是洪武九年,即公元1376年,刚好这一年发生了明初著名的“四大案”之一的“空印案”。
      从1376年到目前我们所在的1389年,都已过去14年了,如果还有知情人在世,早就回来把金元宝挖走。
      金元宝到现在还在,那就表示,当年知情的人,或许身不由己没了自由,或许已遁入烟尘。
      凌家族人持“百忍”家训,素来处事低调,即使得了巨财亦风轻云淡;如此巨财,为免引来祸患,长辈们除了安排好族人妥善保管金锭,长辈们还做好登记,以便日后这笔财富能发挥它的作用。
      世间的财富,本来就是“击鼓传球”的游戏,在那一声声的时代鼓点中,人们互相传递价值。
      中午的时候,天又继续下雨,我们除了外出吃饭,就留在客栈里休息。
      到了傍晚,天开始放晴,西边的天空也现出了彩霞。
      吃过晚饭,我们整理一下行装后,就早早休息了。
      明天,还要继续出发!
      一夜无梦,又到天明。
      天还蒙蒙亮的时候,我们就已整装待发。
      前一天晚上,三叔早已在客栈旁的小食店订好了丰盛的早饭,我们吃完早饭后,把行李装上驴车和牛车,离开客栈,向西面出发。
      我们一路坐着车向前,走出了小镇,走进了村道,步入田野,穿过两旁比人高的芦苇丛,终于到达了昌江的渡口。
      我们一行人需要搭乘过渡小船,才能到达对岸。
      一路走过来,发现今天的雾很浓,凌家子弟的衣服都被雾湿了。
      凌轩忙于走前走后打点一切,照看我的任务,就交给的萧遥剑,他在临出发时,就为我披了一件小羊皮衣服,我还是很暖和的。
      走近昌江时,只见两岸长满了芦苇,此时的芦苇开满了毛绒绒的花,江风一吹,两岸白浪滚滚。
      正是:
      婷立江堤未说愁,
      惯尝冷雨笑金秋。
      平生尽解风霜味,
      

第35章 昌江日出[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