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九十五章 陵邑制度[2/2页]

大汉风华从扫平西域开始 公孙无咎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而对这群中产阶级威胁最大的就是两汉时期的豪强,魏晋隋唐的门阀,在宋明清时期的官僚士大夫。
      这群人势力的壮大,必然会危害皇权以及国家的政治稳定。同时也会危害到政府的动员能力与财政经济。
      豪强在地方横行不法,凌虐乡里。甚至把持地方权力,这对中央集权当然形成威胁。
      如果不煞住这股邪风,中央政权就会像东周的天子一样,国小民寡财微,名存实亡。
      在处理这群人最坚决效果也是最好的便是西汉时期盛行的陵邑制度!
      为了巩固中央集权,增加以长安为中心的关中一带的实力同时削弱函谷关以东的地方势力。
      汉朝历代天子都在生前为自己建造陵墓,并将关东的富商、豪强家族迁居到陵墓周围,久而久之便形成了陵县。
      如果不把这数十万的豪强家族迁移到关中,而是放到地方上不管。
      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必然会和地方官府勾结在一起为祸一,可以说是真正的国家毒瘤。
      比较典型的就是宋、明两朝的士大夫们了,为了自己的利益,他们甚至完全把持了县以下的权力。
      尤其是明末空有世界最多的财富和近两亿人口,可是中央政府一年的财政收入居然只有200万两白银,动员10万军队都吃力的很。
      陵邑制度最早起源于刘邦,刘邦在取得天下后,因为亲眼见到过关东豪强对地方的危害,所以刚刚定都关中就开始思考如何解决豪强的问题。
      当时有一个叫做?渚炊粤醢罱玻骸爸詈畛跗鹗保?瞧胫钐锍?亚?ㄆ牍?钐镆约俺??咽弦约扒?暇熬笆系仁雷澹┠?苄恕
      今陛下虽已定都关中,但是人口稀少,北边靠近胡寇(匈奴),东面则有六国旧贵族的强大势力,一旦国家起了变故遭遇危机,陛下您怎么还能够高枕无忧呢。”
      ?渚聪蛄醢罱ㄒ椋?压囟?庑┚晒笞逯械暮栏患易迩ㄡ愕焦刂腥ァ
      刘邦最终采纳了他的方案,很快帝国就从这个方案中尝到了甜头
      从此以后汉朝历代皇帝都爱上了这一制度,将这个国家最危险也最可能发生问题的一群人全都扔到长安周边。
      帝国的廷尉天天看着就等着他们犯法,然后抄家抢钱,既充实了中央又稳定了地方。
      历史证明这种措施是非常成功的,这些地方豪强经过迁徙、控制、弱化处理。
      不但避免了豪强控制地方,而且让他们转变为帝国政府的统治基础,被重用的董仲舒、桑弘羊就是豪强移民的后裔。
      可惜到了东汉后期皇权的软弱无力,陵邑制度也被废除。
      随后各地的豪强就开始了自己的快乐生活,买地抢地、收佃户、做官,最后竟然开始修建乌堡,编练部曲。
      中央政府的实力和动员能力也在这个过程中急剧下降。
      到了汉末,四处暴起的豪强们开始争夺汉朝天命的继承权,于是就上演了一场由几百年时间虽受抑制却有顽强生命力、逐渐巩固的世族官僚豪强们演绎的历史大剧:三国。
      其实东汉末年的战乱,不过就是各地的豪强地主们争权夺利的一场闹剧而已。
      只是这场闹剧是以几千万人的生命为代价进行的……

九十五章 陵邑制度[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