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49章 计划进行中[2/2页]

疯狂县令 大道向前走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城卫一听这话立刻打哈哈道:“没没没,什么问题都没有。我们找的是两男一女,你这是两女一男,差得远了。玉树大人慢走!”
      玉树对城卫抱了抱拳,重新关上车门,驾着驴车走了。
      城卫心中存疑,虽说不敢招惹县令大人面前的心腹护卫,但还是把这件事报了上去。
      没多久,县尉玄不勇亲自来找他,跟他上面的百总打了招呼后,把他带去了县衙。
      城卫很紧张,不停问玄不勇,县令大人找他何事。
      玄不勇猛拍他的肩膀,特别大声地说:“莫怕,是好事!”
      在二堂见到县令,行礼后,朱二让城卫坐下跟他说话。
      “你且说说你为什么会怀疑那三人?”朱二温和地问。
      城卫低着头,小心翼翼地回答:“一个是人数太巧,一个是时间太巧,还有就是那三人除了那夫人外,其他一主一仆的衣裤鞋袜都不太合身。尤其那个老女仆,连头发都没梳好,可那个夫人却头发整齐。小的看那夫人的神色不像是对下人宽松的人,那老女仆装扮就很不合理。再有,那三人的气氛也很怪。”
      城卫接着又说出几个细微的疑点,包括玉树说他昨晚喝酒醉倒,他却没有闻到半丝酒味,也没看出玉树有宿醉的样子。
      城卫很担心,他怕让县令误以为他在说那位玉树大人的坏话。
      朱二却提都没提玉树,只听得连连点头,问城卫:“你叫何名?”
      城卫恭谨地回答:“小的没有大名,姓王,诨名桩子。”
      城卫忍不住多想:为什么他提到玉树行为可疑时,这位县令大人却丝毫没有反应?正常来说,不应该质疑他,或者暴怒吗?哪怕不暴怒,也会唉声叹气几句吧?
      有蹊跷,绝对有蹊跷!
      朱二看城卫表情由迷惑到恍然,不由对其更为欣赏:“姓王?你和盐商王家可有关系?”
      王桩子连连摆手,“哪能和那样的人家攀上亲戚,王在本县是大姓,咱们家就算和盐铺王家有亲,那也至少出了十服以上了,顶多能说一句五百年前是一家。”
      朱二笑,直接道:“本官看你观察仔细,颇有审案之能,你可愿来县衙做事?”
      王桩子能进入朱二眼中,自然不止今天一件事。朱二因为长期进出城门,早就注意到那二十来个城门兵,可惜其中有不少混日子的,真正做事的没几个。
      如今朱二还腾不出手来去调教城门兵,只略略跟城门军百总提过两次就没再提。
      而这王桩子就是少数几个做事仔细中的一个,也从不吃拿卡要,除非别人主动给,否则他从不会暗示,更不会明要,且他眼力特别好,凡是从他面前走过的,他就能把对方记住大概,他还能分辨出入城的人的职业和某些习惯,就连各种车子的载重他都能从车轮印中看出八九分。这不得不说是他的本事了。
      玄不勇和心叔得他提醒,可是抓了好几个入城打探的山贼,还注意到王家和黄家一些暗中举动。
      王桩子怔住,完全没想到县令大人竟然会看上他!还把他招来,亲自问他意愿。
      愿意,他当然愿意了!
      当个城门小兵,一辈子也就那样了,老了回家都不知道能干什么。虽说到县衙当衙役或捕头,一样都是役民,属于下九流,但如果做好了,不但油水多,还能把职位传给下代下下代。
      而且衙役也好捕头也好,在老百姓心目中,可比城门小兵有权力多了。
      这衙门有人好办事,话可不是随便乱说的。
      王桩子激动地站起来,“大人,小的愿意!”
      朱二微笑,可惜城门军没眼光,白便宜了他。这王桩子很有天赋,好好培养,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都会是一个有力臂助。一个县城可不能只靠他、只靠几个人撑起来。想要发展得好,当然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到,也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
      如今县中流民增多,人口暴增,虽说有民壮巡逻,让治安好了许多,但狗屁倒灶的事也不少,有些事看起来简单,审理起来却极为麻烦,需要有人能耐心寻找线索。玄不勇人粗心细,也擅长拷问,但需要他做的事情很多,给他培养几个擅长破案的副手也很重要。
      于是,数日后,大石县县衙多了一个叫王桩子的捕头。而此时谁也没想到,就连朱二都没有料到,这个看起来普普通通的城门小兵在二十年后成了让天下人皆知的破案高手,别看人家那时依旧是个小小捕头,可就连大理寺有什么审不清楚的案子都会请他帮忙,更得皇帝赐匾“天下第一捕”。
      而王桩子感念朱二对他的提拔和培养,一直以朱二的门人自诩,并对其忠心耿耿。
      后话不多提,且说现在。
      王桩子回去的次日,他上面的头头扔了几枚大钱给他,说是县令大人赏的。
      王桩子撇嘴,县令大人大方,赏他的肯定不止这点,只可惜经过上面那些头头脑脑的手,还不知道吃掉多少。这要不是怕县令问起,他们说不定连这几个大钱都不愿给他。
      不过让你们剥削也就这次了,再过两日他就可以去县衙当捕头了!
      王桩子也坏,他也不告诉其他人他要做捕头,只默默地申请退伍。按服兵役的年限,他早就过了,随时都可以走人。何况此时还没有战事,王桩子退伍没生出半点波折。
      他走了,城门军的百总立刻就填了一个新人进来……想当兵吃军饷的也不少,何况城门兵又安全还有外快。
      没多久,那位百总知道王桩子竟然去了县衙当捕头,这才知道这小子攀了高枝。这百总也是能上能下的人物,竟亲自去给王桩子送礼道谢。

第149章 计划进行中[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