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四个线头,抽出来,随手搭在一起。
静宁公主、王家、镇北王、神秘势力。
彼此之间像是毫无关系,又像是有暗影浮动。
朱二想了想,单独把镇北王和神秘势力提出来,并排放。
等朱二从思考中拔出来,高虎已经离开,鼠姑正在纳鞋底。
“你怎么做这些?让仆人做就是。”朱二端起茶杯,发现温热度刚好,不由带出一丝无意识的笑容。
鼠姑抬头,用针擦了擦头皮,笑道:“也不费事,我就给你做这一双,过年穿正好。”
朱二笑得眼睛弯弯,这是妻子对他的关心,他也就是嘴巴上说说,其实巴不得鼠姑赶紧给他做好,他好穿出去炫耀。
夫妻俩坐在窗边,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或重要或不重要的闲话,暖黄色的灯光把两人的剪影倒映在窗纸上。
外面北风呼啸,屋内温情脉脉。
当晚,朱二就在这种环境中,给泰平帝写了一封长信。
大约是心情比较恬适安宁,朱二用词也透出了一股家信似的关心。
朱二写完读了一遍,觉得字里行间某些语气有些不妥,想改,后又觉得改了反而生硬,索性就这么把信封上。
有了明确意识,朱二再写正式奏折时,语气就恢复了公事公办的严肃和端正。
奏折中,朱二把当地修建河道的事着重说明了下,特别罗列上使用流民的数据,并轻描淡写地提了下他用流民是为了宣扬皇恩浩荡,让流民们都知道皇帝和朝廷没忘了他们,皇帝正在努力为他们解决天灾,想让他们早日回归故里安顿下来。
而就因为流民们知道皇恩浩荡,慢慢的皇帝爱惜百姓、想要力挽狂澜之名也传到了一些深山绝谷中,竟让一直游离在夏朝管制之外的神藏山神女不惜显露神迹,想要助真龙天子一臂之力。
朱二又着重描写了一下神女采涵在神藏山显露出的种种神迹。
奏折很长,偏偏就是朱二最轻描淡写的两句话最得泰平帝之心,让他忍不住把那两行字看了一遍又一遍。
早朝时,泰平帝就把朱二的奏折让宦官当庭念了出来。
这段时间终日听到的都是各种叛乱、各种天灾的消息,大臣们来上朝,嘴角都不敢带弧度,这几个月,大臣们要是有谁没多生几根白头发,那都算是不尽心!
乍一听这么一个充满正能量、充满激励、还充满奇迹和希望的折子,大臣们觉得耳朵都像是被洗了一遍。
再看龙椅上那位,也不再眉头深锁、神思沉重、目光严厉,不但脸部皮肤放松了,在听到某些句子时,嘴角也有了弧度。
某些大臣心酸眼红,忍不住瞪朱老尚书,心说:这龙屁拍的,简直绝了!等那什么神女进京真的能施展某些神迹,朱二这县令的位子肯定要再往上动一动。
朱老尚书面色不动,看着任何羡慕妒忌恨的目光都一副淡然的模样,可谁知道他心里有多苦?
不,有人知道,瞧对面张相那张明显在嘲笑他的脸孔,真的好想一拳打过去!
就算朱二被分出家,那也是姓朱,又不是姓张,你他娘得意什么!朱老尚书在心中咆哮,更在心头滴血。
朱二做出这么大的功绩,可就因为他被分家了,他的功绩再大,老朱家也沾不到一丝好处,偏偏还有一堆人来恭喜老朱家、妒忌老朱家。
朱老尚书要不是忍耐力过人,能生生气晕过去。
“陛下,臣有奏。”张相跨前一步。
泰平帝心情很好地抬手,“说。”
张相说了:“臣似乎记得,大石县的县丞等官职似乎至今还没定下来?既然吏部至今还未派官,老臣脸厚,便推荐一个人选,不知可否?”
张相这话一冒头,吏部还没跳出来呢,下面一堆官员跟着喊“臣有奏”,竟都是想要推荐人选去大石县给朱二打下手的,哪怕九品小吏都愿意。
现在有眼睛的人有谁看不出来?如今那最贫瘠的大石县已经成为了一片“净土加沃土”,趁现在赶到那里当官,不但能捞到大大的功绩,说不定还能避开一些不可言说的纷乱。
泰平帝任由大臣撕做一堆,最后轻飘飘地给出一句:“所有推荐人选一并交给吏部审核,吏部审核后把最后名单交上来让朕过目。”
皇帝陛下竟然要亲自过目一个小小县城的芝麻小官人选,这、这还用迟疑吗?回去就把自家最中用、次中用、最宠爱、次宠爱……推荐给吏部!
吏部敢把自家的推荐者给刷下去?
信不信本官本将本某某打死你、喷死你、断你银两、断你后代当官路、朝你家扔臭虫浇大便……
当天,吏部的人收礼收到手软,也收威胁收到不得不跪下办公……腿吓软啦!
第197章 一封信的威力[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