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完年,大石县结结实实下了一场大雪。
这可把大石县上上下下喜坏了,兴奋劲几天都没消。
朱二出来巡看坑屋,避免有些懒惰或有特殊情况的人来不及清扫大雪被埋了。
坑屋,一半在地下,坑屋上搭建半拉高的泥墙,上面覆盖草棚,温度要比一般房屋来的高,不过要看地方盖,不是所有地方都适合。
大石县气候干燥,挖掘这种坑屋,人住在里面不会感觉潮湿,但如果是南方就不行了。而且坑屋最好朝南不要背阴,更不适合挖掘在低洼处。
坑屋对于朱二来说,只是给部分流民的过度住房,等他们走了或者在大石县正式盖房安家,这一片坑屋将会被他另改做他用,无论如何都不会浪费就是。
坑屋百姓不少人都在清扫自家屋顶和门前积雪,看到有一名身穿长袍的青年带着几名衙役走来,眼尖地立刻冲着青年就拜见道:“草民见过县令大人!”
因朱二早早就说过见他不用跪拜只要拱手就可以,所以不是那刚来并极为胆小的人,看到他都是作个揖。
朱二抱拳回礼,笑着道:“大家过年好,新年吉祥如意,万事大吉。”
众人纷纷回礼。
有听说县令来的人,还特地从坑屋里跑出来看,未出嫁的姑娘们则看得比较含蓄。
朱二脚步缓慢却不停,看到有巡逻衙役在尽职尽责地检查积雪情况、督促人们注意清理积雪、对那没有劳力的人家则会伸手帮助,不由心中宽慰。
也许衙役们是知道他要来才做得这么勤快,但他一路过来从百姓的反应来看,衙役的表现基本应该是还过得去的,至少他没有看到被积雪压塌的房屋。
不过这是在县城,村镇里的贫苦户就难说了,这只能靠各镇各村的领头人带着青壮互助。
朱二也吩咐了衙役,让他们到各村镇巡逻,发现有那特别贫困的村庄,就让他们集中在一个大屋过冬,或者直接把人带回到县城住坑屋,避免一场大雪过后损失较多人口。
走出长长的坑屋大街,朱二出了城,他还得去看望住在大河边的役民。
朱二看着满地大雪,跟高虎等衙役感叹:“这还好大石县不怎么下雪,否则冬天出行也是个大问题。我记得极北之地有人擅做雪橇,就是孩童坐的大簸箕,前面让牲畜拖着跑,要比一般出行工具快得多。但他们拖雪橇的大狗是专门训练出来,我们要是临时找也不容易。”
高虎笑了下,“是啊,大石县别说这种专门的大狗,就是一般看门护院的草狗都快看不见了,早给人吃光了。”
“会恢复的。”朱二非常有信心地说。
“大人,您看前面。”一名衙役突然指着前方示意道。
前方雪地里躺着一个人,也不知是死是活。
“过去看看!”朱二加快脚步。
那是一名虬髯大汉,骨架子大,但已经瘦的皮包骨头。
朱二观察对方衣着打扮和生理特征等,发现他脚底草鞋已经快要磨穿底子,脚趾和手指露在外面,已经生出冻疮,身上衣着没有补丁,却有撕裂,兼之没有行李等等。
高虎探了探对方鼻息,对朱二禀告道:“人还有气,应该是冻饿所致。”
朱二解下自己的披风,“工地比县城近,你们把他放到披风上,抬起来去工地。”
“大人,怎么使得!”高虎说着就快手解开自己外衣。
朱二阻止他,“天气冷,你们谁冻病了对本官来说都是损失,用本官披风最好,好了,别耽搁,先救人。”
高虎知道朱二为人,他根本不屑于搞这种噱头。
其他衙役看到朱二毫不犹豫的行为、听他说的话,心中难免会把这位县令和以前的县令做对比
第199章 路遇冻客[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