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家中连续闹贼,主家、分家、甚至就连隐秘的秘密据点都被人光顾。
王家人乱成一团,他们想不通为什么连王家人自己都没几个知道的秘密据点也会遭贼,更把藏在那院中地下的金块全部运走。
王家人一开始还想藏着掩着,但损失越来越大,他们承受不住了,喊着有内贼,在家中大肆排查。
朱二这边已经让高猴等人完全撤出王家。高猴带领他的徒弟和手下,历时大半年,查探、跟踪、卧底,几乎把王家密藏的宝库都找了出来。
这世上很少有挖掘不出来的秘密,尤其这个秘密还经过了数人的口耳。像宝库一类,主人不放心总要探查一二,也必定会有看管人,偶尔还有人运送钱财进入宝库,一次一两次,自然会留下痕迹。
平时这些痕迹也许不会有人留意,但落在有心人眼中那就不一样了。
朱二带着人一个个宝库找过去,他不用考虑如何撤退,只要能进入宝库所在地,他就能把宝库搬个干干净净,再毫发无损地撤离。
有的宝库地点位置和进入方法他不能确定,朱二就故意打草惊蛇,惹得王家人去主动探看宝库并打开查询,他只要看到,就能传送入该宝库,在王家人离开后再进入宝库把宝库中的东西全部搬空。期间,他还在一些密室中发现了王家谋反的关键证据,有了这些证据,他终于可以放开手脚。
王家失去大量银钱,自然无法支撑城外流民的流水花销。
而也不知是谁,把王家失窃巨额财富的事给爆了出来。顿时,各种明的暗的联系都送入了王家。流民头领开始催逼银两,王家先是挤着付出一部分,但又不知是谁爆出了王家开始典当度日的消息,这下王家被掏空的事终于在州府传开,且被传得沸沸扬扬。
流民之所以愿意留下来,不过是这里有不要钱的粥饭吃,帮着闹事还有银两拿,可如今王家的施粥棚子突然没了人,上头的头头们也日益焦躁,流民们终于待不住了。
就在流民中的头脑们打算趁着还有些银两干脆孤注一掷时,他们这边刚开始煽动流民,那边就传来了数万军兵赶至乾州城的消息。
其实并没有数万军兵,只是气势看着惊人,流言传来传去就传成了数万,实际人数只有五千。乾州守备接到消息和证据后,上奏折的同时,即刻调遣士兵前往乾州城支援。
同日,王家旁支庶长子王江在狱中写血书揭露王家与贼人勾连意图谋反。
邱江富闻听是谋反大罪,哪敢怠慢,立刻派遣数百官兵前往王家拿人。
官兵与王家护卫展开大战,王家一边护着嫡系逃跑,一边负隅顽抗。谋反之罪,哪怕后面能洗清,王家也要先完蛋,更何况他们家也确实不清白。
王家家主被护卫护着带着一众嫡系,沿着地道逃出乾州城。他们得到守备派兵的消息要比流民早,王家一个庶女嫁去了守备家,虽是个小妾,但还算得宠。那庶女冒死送出消息,也算全了王家的养育之恩。至于这个庶女以后会怎么样,王家就管不着了。
一听说守备派兵,王家就知道大势已去。那些没经过训练的泥腿子听到大军压境,又没大笔银两拿,不跑才怪!
以往举事能成功的人,都是当地百姓活不下去了,之后再走一城抢一城,被抢的人也活不下去自然只能继续加入叛军,如此以裹挟之势席卷各地。
包括现在在北方能举事成功的人也一样,那边的百姓现在都已经饿到易子而食的地步,有人跟他们说“大家跟我一起去抢粮”,没了活路的人自然都会跟上去。
可是本该和北方诸地一样的乾州却偏偏出现了一个力挽狂澜的大石县,那大石县县令不但救活了一县老百姓,还收容了大量流民,春耕时更向肯回家的流民送出大堆种子和耕具。如此竟把极度危险之势头给化解了大半。
就连乾州城外的流民都听到了大石县那边传来的消息,觉得归家有望,竟就这么走了不少。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我们走!只要圣子在,以后自有东山再起的机会!”王家家主这么对知道实情的王家人说道。
可是到底意难平!从地道里出来,王家家主回身看州府,到现在他都搞不明白事情怎么就发展到了这个地步。
明明他们已经胜券在握,明明他们已经万事俱备,明明他们已经想好各种对策……
如果没有那突然出现的寻找被拐孩童和人贩子的抓捕活动,如果他们王家的巨额财富
第208章 乾州平[1/2页]